[发明专利]汽车外覆盖件模具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0092.5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20 | 分类号: | B21D37/20;B21D53/88;B23P1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2012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覆盖 模具 补偿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模具补偿方法,所述模具主要包括凸模,具体操作主要是:确定外覆盖件的凹陷大小并标记;然后在凸模相对外覆盖件凹陷的位置检测凸模基准,并测量凹陷深度;此后分别进行第一次烧焊和研修,第二次烧焊和研修,最终对凸模缺陷进行有效补偿修复。本发明适合因零件回弹产生凹陷的模具补偿,弥补了数模和机加工都无法保证的凸模表面质量,而且相对现有技术更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用性非常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模具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制造领域,汽车外覆盖件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一些特殊制件的表面质量如整体侧围的三角窗凹陷,A柱、C柱的凹陷,油箱口的凹陷等,一点点轻微的缺陷客户都无法接受,那么这就对制造商生产的模具表面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又由于制件所产生的凹陷非常轻微,一般是1/8头发丝的量,就这么一丝的量就会影响我们产品的表面质量。
模具在前期开发做精细数模模拟时根本无法计算出后期会产生凹陷的大小和凹陷的深度,且CAE模拟分析时数模呈凸形曲线弧度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制件回弹所产生的凹陷,前期CAE是无法计算出来的。
就现有技术而言,检查汽车白车身外覆盖件的表面质量主要有四种方法:1、油石检测法;2、涂油检测法;3、手摸检测法;4、灯光检测法,这四种方法中油石检测法是一种最直接的检查方法,其它三种方法靠的都是感觉,只有油石检测法最直接,产品的好坏一目了然,由于这种检测方法首创于德国的奥迪车生产线故称为表面Audit评审。在用油石检测零件表面时会用非常平整的油石在零件上做直线往复运动,纹路全都连上视为质量好的零件表面,反之零件则为表面有凹陷或瘪塌,要想油石在检测零件时纹路全都连上,零件在用刀口尺检测时必须是点接触的弧度,如果有一点点的凹陷,油石检测都能够有效反映出来,这些凹陷会导致油石检测时纹路连接不上,所以要想零件表面质量好刀口尺与零件表面必须是一个点接触的弧度。
零件出现凹陷主要是模具凸模出现凹陷造成的,为了解决模具凸模的凹陷问题,技术人员提出了重新构建数模进行型面补偿的方案,具体使用数控加工是可以做到的,但其速度慢、效率低,因为数控加工要转运模具、然后模具在上数控要找正、对刀,在加工时还要一点点的往下降烧焊的高度,一旦过切碰到原型面将前功尽弃,而且加工完后的型面数控一定要留量不可能做到零对零,这样后期钳工还要进行手工接顺,相当于数控只能提供一种基本加工,后期还是需要钳工操作来保证精度。如果制造商生产的模具发到客户手中后,其产生的制件凹陷不被接受,那制造商就需要在客户那里进行型面补偿,客户一般是没有任何资源的,如果想进行数控加工,模具需要转出,其产生的物流费用和数控加工费用将相当巨大。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补偿模具凸模上的凹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有效对汽车外覆盖件模具的凸模进行补偿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模具补偿方法,所述模具包括凸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外覆盖件的凹陷位置、范围和大小,划线标记凹陷的尺寸大小;
S2、在所述凸模相对外覆盖件凹陷的位置使用刀口尺检测凸模基准,使用塞尺测量凹陷的深度d,根据S1中的凹陷大小划线标记烧焊区域,烧焊区域的面积大于外覆盖件上凹陷的面积;
S3、在烧焊区域进行分段式烧焊,在烧焊区域的多个位置预留测量基准区,通过测量基准区实时测量烧焊高度,烧焊高度不小于凹陷的深度d+0.05mm;
S4、用研板、砂轮机对烧焊区域进行第一次研修,用卡尺多次测量烧焊区域的高度,确保烧焊区域的高度为d+0.02mm~d+0.05mm,同时,使用角枪、砂轮机对烧焊区域的边缘与凸模表面之间的过渡位置进行修磨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0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