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长数据采集服务器存储单元使用寿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5933.3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6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声;黄凤仪;周群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枫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07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长 数据 采集 服务器 存储 单元 使用寿命 方法 | ||
1.一种延长数据采集服务器存储单元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采集服务器采集配电站内表计及传感设备的数据;
(2)数据采集服务器检测其与数据采集测量服务器间的通信网络是否正常,如正常,进入步骤(3);
(3)数据采集服务器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所述通信网络发送至数据采集策略服务器;
(4)数据采集策略服务器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共享至监控分中心;
(5)所述监控分中心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发布服务器、数据挖掘中心、监控中心及/或设备维护终端;
(6)所述发布服务器通过云端设备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用户端;其中,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S1:检测通信网络是否正常,如是,进入步骤S2,如否进入步骤S5;
S2:判断eMMC存储器是否存有数据,如是,进入步骤S3,如否,进入步骤S4;
S3:首先eMMC存储器中的数据发送至外部网络,同时将当前的采集数据存入RAM数据缓冲区,待eMMC存储器中的数据发送完毕后,再将RAM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发送出至外部网络;
S4:将当前的采集数据存入RAM数据缓冲区,再直接传送至外部网络;
S5:判断RAM数据缓冲区是否已存满数据,如是,进入步骤S6,如否,进入步骤S7;
S6:判断eMMC存储器是否存满数据,如是,系统报错,如否,将RAM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一次性转存至所述eMMC存储器,并将当前的采集数据存入所述RAM数据缓冲区;
S7:将当前的采集数据存入所述RAM数据缓冲区;
其中,所述eMMC存储器每次发送数据时,仅移动数据对应的指针;在RAM内存中分配1G的数据区作为所述RAM数据缓冲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数据采集服务器存储单元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网络异常后,当再次检测到网络正常时,执行过程与原步骤S1网络正常的情况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数据采集服务器存储单元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采集的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每条采集数据的平均长度L,获取采集周期T,数据采集点N,根据所述平均长度L及采集周期T计算31天的采集数据的总占用存储空间Z为:
Z=(L*N*3600秒/小时*24小时/天*31天)/T,
其中,这里取L=4字节,T=10秒,N=5000点,则Z为5G;
则根据计算得到的Z的大小,设置eMMC存储器的容量大小设置为8G,其中,分配eMMC存储器的3G容量用于系统运行,分配eMMC存容储器的5G量用于数据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数据采集服务器存储单元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采集的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每条采集数据的平均长度L,获取采集周期T,数据采集点N,根据所述平均长度L及采集周期T计算6天的采集数据的总占用存储空间Z为:
Z=(L*N*3600秒/小时*24小时/天*6天)/T,
其中,这里取L=4字节,T=10秒,N=5000点,则Z为1G;
则根据计算得到的Z的大小,设置所述RAM数据缓冲区的容量大小为1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枫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枫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59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状态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报文轨迹追踪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