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冷却器定位夹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65008.0 | 申请日: | 2016-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8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雷;季云杰;丰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格比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G01M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冷却器 气管 封堵 气缸 定位夹紧装置 固定设置 夹紧机构 设备平台 密封夹 夹紧 调整部件 定位工装 力矩作用 密封过程 支撑力 中气缸 承托 微调 支撑 密封 匹配 变形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发动机冷却器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设备平台上、用于承托发动机冷却器主体的定位工装,以及固定设置于设备平台上、用于完成发动机冷却器气管密封夹紧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用于完成气管密封的封堵气缸以及与所述封堵气缸相匹配的、用于在气管密封过程中为气管提供背向支撑力的支撑背挡,所述封堵气缸与所述支撑背挡相配合完成对发动机冷却器气管的密封夹紧。本发明中气缸与背挡的设置,使得发动机冷却器夹紧时无附加力矩作用于气管上,防止了气管的变形。同时,本发明中调整部件的设置也使得在端面夹紧的过程中装置能够根据产品的具体形状及位置自动进行微调,保证了夹紧密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夹紧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在发动机冷却器加工、检测过程中使用的定位夹紧装置,属于机械自动化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成为了工业生产的一大趋势。在目前的工业生产、特别是在与汽车工业相关的产品加工过程中,大多需要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进行作业。
由于在产品的加工、检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定位夹紧,因此目前绝大多数的加工企业都配备有自动化的夹持装置以满足相应的操作需求,但现有的各类夹持装置都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以汽车工业中所使用到的发动机冷却器的加工过程为例,发动机冷却器上都连接有多根用于通气的气管,发动机冷却器借助这些气管与发动机内的其他部件管路连接。由于发动机冷却器的作用较为特殊,因此在其安装前,加工企业都需要针对其内部管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在进行管路检测时,需要对其中的部分管路进行封闭处理。
在目前常见的检测操作过程中,对管路的封闭处理采取的大多为直接封堵的方式,封堵气缸直接作用于气管上,借助气管的刚性完成管口位置的闭合。但在这样的封堵方式中,由于气管会直接且持续地受力,因此很容易发生变形。而一旦发生管路变形的情况,那么在后续的发动机冷却器的安装过程中就会出现连接位置不匹配、固定出现偏差等问题,这样一来,无疑会降低加工产品的良品率,影响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在现有的加工方式中,封堵气缸直接作用于气管,二者之间的接触也属于刚性连接、其接触缺乏必要的调整及缓冲,因此其封堵效果也并不能达到预定的要求。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完成管路封闭、避免管路变形,同时能够保证封闭效果的自动定位夹紧装置,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发动机冷却器加工、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自动定位夹紧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发动机冷却器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设备平台上、用于承托发动机冷却器主体的定位工装,以及固定设置于设备平台上、用于完成发动机冷却器气管密封夹紧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用于完成气管密封的封堵气缸以及与所述封堵气缸相匹配的、用于在气管密封过程中为气管提供背向支撑力的支撑背挡,所述封堵气缸与所述支撑背挡相配合完成对发动机冷却器气管的密封夹紧。
优选地,所述定位工装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设备平台上,所述定位工装的规格及形状均与所述发动机冷却器主体的规格及形状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用于实现机构整体固定的连接组件,以及用于完成气管密封夹紧操作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借助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一侧的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靠近所述定位工装的一侧,所述直线滑轨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用于限制运动行程的限位座。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一侧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靠近所述定位工装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格比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格比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5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