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发动机及其连续燃烧做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3080.3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7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狄庆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狄庆会 |
主分类号: | F02B55/08 | 分类号: | F02B55/08;F02B55/02;F02B5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12 | 代理人: | 李玉祥,胡澎 |
地址: | 050299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发动机 及其 连续 燃烧 做功 方法 | ||
1.一种旋转发动机,包括缸体、转子、前端盖和后端盖,其特征是,
在所述缸体上开有一个圆柱形内腔,所述转子容纳在所述缸体的内腔中,在所述缸体上开有分别与内腔相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在缸体内腔的内壁上还开有一个作为燃烧室的凹槽,在所述凹槽旁边的所述缸体上设置有火花塞;
所述转子包括中心轴、圆盘、腔室隔离架和活塞;所述中心轴穿接在封挡缸体内腔的前端盖和后端盖上,两个所述圆盘的盘面相对并固定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腔室隔离架固定在两个圆盘之间;所述腔室隔离架包括沿圆周均布的若干弧面板,所述弧面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圆盘的盘面且各弧面板呈风车叶片形排布,将两个圆盘之间的圆柱形空间分隔成若干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活塞腔,每个活塞腔的截面呈类三角形;在每个活塞腔中设置一个可封挡活塞腔外端口的弧面板形的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活塞腔外端口的一边,所述活塞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转子转动过程中,当前一活塞的末端尚未离开燃烧室,而后一活塞的前端已到达燃烧室,前后两个活塞腔通过燃烧室连通;在所述销轴的一端固接有连杆,在所述连杆的外端面设置有拨销,所述拨销插接在开设于后端盖内板面上的椭圆形导向槽中,以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活塞在活塞腔中以所述销轴为摆轴往复摆动,当活塞在活塞腔内往复摆动时,活塞的自由端与活塞腔的内壁保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发动机,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位于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燃烧室和火花塞位于所述缸体的顶部,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火花塞位于相同侧,所述排气口和燃烧室位于另一相同侧,转子旋转一圈,活塞腔依次经过进气口、火花塞、燃烧室和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发动机,其特征是,在所述圆盘的侧沿设置有密封环,在所述弧面板的外露沿上、在所述活塞与所述弧面板的接触部位、以及所述活塞与所述圆盘的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密封片。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发动机的连续燃烧做功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初始驱动力驱动转子在缸体的内腔中旋转,连杆和拨销随转子一并旋转,且拨销在椭圆形导向槽内滑动,并通过连杆与销轴带动活塞在活塞腔内做往复式摆动;转子旋转一圈,活塞腔依次经过缸体的进气口、火花塞、燃烧室和排气口,对应地完成进气——压缩——点燃——推动前一活塞腔做功——排气的工作过程;当两个相邻的活塞腔均旋转至与燃烧室相通的位置时,该两个活塞腔通过燃烧室连通,后活塞腔的压缩工质混合气被挤入燃烧室内,并由燃烧室内正在燃烧的工质混合气引燃并燃烧,由此实现燃烧室内工质混合气的连续燃烧,连续燃烧的工质混合气膨胀,连续推动经过燃烧室的活塞腔逐一做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燃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工作过程是:
当转子的某一活塞腔转至进气口的位置处时,开始该活塞腔即本活塞腔的进气过程,此时,本活塞腔内的活塞开始向腔内摆动,工质混合气从进气口进入本活塞腔中,当本活塞腔的末端离开进气口后活塞摆动至内止点,进气过程结束;
此时,转子继续转动,本活塞腔中的活塞由内止点向外摆动,以对本活塞腔内的工质混合气进行压缩,进行本活塞腔的压缩过程;
当本活塞腔转至火花塞的位置处时,火花塞点火,将本活塞腔内的工质混合气点燃,此为本活塞腔的点燃过程;
本活塞腔中的工质混合气被点燃后,本活塞腔的前端随即转至燃烧室的位置,燃烧的工质混合气被挤入燃烧室内燃烧并膨胀,此时,本活塞腔中的活塞到达外止点,燃烧室中燃烧膨胀的工质混合气推动本活塞腔的前一活塞腔的前侧腔壁做功;
此时,转子继续旋转,本活塞腔中的活塞由外止点向内摆动,而本活塞腔的后端尚未转离燃烧室,本活塞腔相邻的后一活塞腔在重复完上述的进气、压缩过程后也转至燃烧室处,后一活塞腔内的工质混合气被挤入燃烧室内并被燃烧室内的已燃工质混合气引燃,由后一活塞腔进入燃烧室内的工质混合气在燃烧室内燃烧膨胀,推动本活塞腔的前腔壁做功,在本活塞腔的做功过程中,其内的活塞摆动至内止点;此后,后续活塞腔中工质混合气的点燃均是由燃烧室内的已燃工质混合气引燃,形成连续燃烧;
当本活塞腔的前端转至排气口位置处时,其内的活塞由内止点向外摆动,推动腔内的废气工质从排气口排出,当本活塞腔中的活塞到达外止点时,完成本活塞腔的排气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狄庆会,未经狄庆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30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