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基因玉米品系VCO-01981-5检测方法和试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3272.6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6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凌杏园;潘广;叶奕优;龙海;章桂明;程颖慧;向才玉;谢晓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51 | 分类号: | C12Q1/6851;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 |
地址: | 51804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基因 玉米 品系 vco 01981 检测 方法 试剂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基因玉米品系VCO‑01981‑5检测方法和试剂。本申请的检测方法,包括在PCR反应体系中加矿物油,混匀转移到微滴发生器产生微滴,然后进行PCR反应,结束后,读取每个微滴扩增信号,用QuantaSoft软件计算待测样品的靶标DNA分子数;PCR反应体系中包括品系VCO‑01981‑5和HMG基因特异引物和探针,两条探针分别采用FAM和HEX荧光标记。本申请的定量检测方法,设计配套使用的内源基因HMG和品系特异性引物探针,采用双通道法,分别定量出两者在玉米基因组中的分子数,计算出转基因玉米品系VCO‑01981‑5绝对含量,对转基因成分的研究和我国口岸转基因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转基因玉米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基因玉米品系VCO-01981-5定量检测方法和试剂。
背景技术
转基因农作物自1996年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迅猛发展。截止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约1.75亿公顷,比2012年增长3%。按照种植面积统计,全球约81%的大豆、35%的玉米、30%的油菜和81%的棉花都是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在前6位的国家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和中国。伴随转基因作物高速发展的同时,转基因作物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多年来讨论的热点,并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和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目前关注的焦点已从“是否是转基因”转移到“含有哪些转基因成分及各自的含量”,为满足公众知情权、管理水平和检测技术能力的需求,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转基因限量规定,如欧盟规定转基因作物的成分超过0.9%,必须进行标识;而日本的现行标准为5%。我国目前的标准最为严格,对转基因产品实行“零容忍”,只要在产品中检出转基因成分就需要进行标识。考虑到转基因低水平混杂等客观实际,目前这一“零容忍”政策在技术执法角度来讲过于苛刻,因此,从我国各口岸转基因检测水平的实际出发,为国家政策部门提出合理的转基因阈值迫在眉睫;首当其冲的便是开发转基因成分的精准定量检测方法。
转基因玉米VCO-01981-5是最新的耐草甘膦除草剂新品系,由总部设在巴黎的公司Genective S.A..(Group LIMAGRAIN与Group KWS的合资企业)开发,并于2013和2014年分别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准商业化生产和利用。该品系未获我国农业部批准,国际、国内也无相应的品系特异性定性或定量检测方法。因此,亟需研究一种有效的转基因玉米VCO-01981-5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基因玉米品系VCO-01981-5检测方法和试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基因玉米品系VCO-01981-5的检测方法,包括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矿物油,混匀后,将其转移到微滴发生器上,自动产生微滴,然后将微滴全部转移到反应管中进行PCR反应,PCR反应结束后,读取每个微滴的扩增信号,并采用QuantaSoftV1.3.2软件计算待测样品的靶标DNA分子数;PCR反应体系为双重实时荧光PCR扩增体系,包括PCR反应液、品系VCO-01981-5特异引物组、品系VCO-01981-5特异探针、HMG基因特异引物组、HMG基因特异探针和待测样品的DNA;品系VCO-01981-5特异引物组的正向引物为Seq IDNo.1所示序列,品系VCO-01981-5特异引物组的反向引物为Seq ID No.2所示序列,品系VCO-01981-5特异探针为Seq ID No.3所示序列,HMG基因特异引物组的正向引物为Seq IDNo.4所示序列,HMG基因特异引物组的反向引物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HMG基因特异探针为Seq ID No.6所示序列;
Seq ID No.1:5’-aaggccttcagtctactcctcggg-3’
Seq ID No.2:5’-ctagcggccgctactcgagggattt-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32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