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更新汽车电子系统程序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30900.5 | 申请日: | 2016-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1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65 | 分类号: | G06F8/65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新 汽车 电子 系统 程序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子领域,提供一种更新汽车电子系统程序的方法和系统,以高速、便捷地更新汽车电子系统软件。所述方法包括:控制子系统通过车载以太网和车载以太网接口,创建汽车电子子系统与控制子系统的socket连接;通过socket连接,控制子系统将待更新汽车电子系统程序传输至汽车电子子系统;汽车电子子系统根据控制子系统下发的更新指令更新汽车电子系统程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由于一般的汽车都具备车载以太网接口,因此,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额外设计或预留接口,不仅不会影响美观,也使得操作比较方便;另一方面,通过车载以太网建立的socket连接,其传输速率较CAN总线快,传输更新量比较大的程序,花费的时间成本低,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更新汽车电子系统程序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电子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用传感器、微处理器、执行器、数十甚至上百个电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组成的电控系统,主要包括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两大部分,其中,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而车载汽车电子装置主要包括汽车信息系统、汽车胎压监测系统、导航系统、汽车视听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车载网络、倒车影像后视系统和车载领航员后视摄像头等。汽车电子系统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娱乐性等;对汽车电子系统上的程序进行更新,是保证汽车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娱乐性的重要手段。
现有的一种更新汽车电子系统上的程序的方法是通过CAN总线进行,另一方法是通过U盘或者SD卡进行。
然而,上述两种更新汽车电子系统上的程序的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具体地,由于CAN总线的传输速率比较低,通过CAN总线进行更新只适用于程序量比较小的更新,例如功能简单、基于单片机的汽车电子系统软件的更新,更新的程序量比较小;一些程序量比较大的更新虽然可以通过U盘或者SD卡进行,但前提是需要预留接口,而接口的设计与布置往往会影响美观,若布置得比较隐藏,则进行程序更新时操作又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新汽车电子系统程序的方法和系统,以高速、便捷地更新汽车电子系统软件。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更新汽车电子系统程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子系统通过车载以太网和车载以太网接口,创建汽车电子子系统与所述控制子系统的socket连接;
通过所述socket连接,所述控制子系统将待更新汽车电子系统程序传输至所述汽车电子子系统;
所述汽车电子子系统根据所述控制子系统下发的更新指令更新汽车电子系统程序。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更新汽车电子系统程序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子系统和汽车电子子系统,所述控制子系统包括创建模块和传输模块,所述汽车电子子系统包括更新模块;
所述创建模块,用于通过车载以太网和车载以太网接口,创建汽车电子子系统与所述控制子系统的socket连接;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socket连接,将待更新汽车电子系统程序传输至所述汽车电子子系统;
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子系统下发的更新指令更新汽车电子系统程序。
从上述本发明技术方案可知,控制子系统是通过车载以太网和车载以太网接口创建的汽车电子子系统与所述控制子系统的socket连接,并经由所述socket连接对汽车电子子系统进行程序更新,一方面,由于一般的汽车都具备车载以太网接口,因此,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额外设计或预留接口,不仅不会影响美观,也使得操作比较方便;另一方面,通过车载以太网建立的socket连接,其传输速率较CAN总线快,传输更新量比较大的程序,花费的时间成本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0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