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28998.0 | 申请日: | 2016-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公岩;王海波;聂宇;张兴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F220/30 | 分类号: | C08F220/30;C08F220/18;C08F222/14;A61L27/16;A61L27/5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曾晓波 |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制备 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可折叠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材料 人工晶体材料 生物材料领域 优异光学性能 自由基聚合 苯环基团 高折射率 可折叠的 可折叠性 交联剂 伸长率 烷基链 可用 枝化 | ||
1.一种能够有效避免闪辉现象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由三种单体聚合而成,第一种单体为含有苯基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占单体总含量的80%以上;第二种单体为含有枝化烷基链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第三种单体则为交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苯基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
其中:A为H,或CH3;
B为(CH2)n,或O(CH2)n,其中n=1-5;
C为零,或CH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枝化烷基链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2-二甲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2-二甲基丙酯,丙烯酸三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环己酯,丙烯酸异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异丁基酯,丙烯酸-3,5,5-三甲基己酯,甲基丙烯酸-3,5,5-三甲基己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分子量为600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紫外吸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吸收剂为商品化的UV-5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第二种单体占可聚合单体质量的1%-15%,第三种交联剂单体占可聚合单体质量的1%-2%,紫外吸收剂占可聚合单体质量的1%-2%。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组分在引发剂引发下进行热聚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单体和引发剂按照一定比例在氮气保护下混合均匀后注入模具,在70ºC-80ºC条件下进行热聚合反应,反应1-2小时,然后将温度升至100-110ºC,继续反应2-4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t-BPO。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占可聚合单体质量的0.1%-2%。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结束后,聚合产物用丙酮冲洗数次,除去未反应的单体,最终得到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89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标志牌用框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保复合型融雪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