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束缚装置、具备束缚装置的电梯、以及束缚装置的复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0096.2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5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彻也;平野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5/16 | 分类号: | B66B5/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缚 装置 具备 电梯 以及 复原 方法 | ||
1.一种束缚装置,其具备:
壳体;
第一杆,其设于补偿带轮框且贯穿所述壳体,所述补偿带轮框将引导补偿吊索的补偿带轮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补偿吊索连接于电梯轿厢与平衡重之间且补偿主吊索的重量的偏差;
缓冲弹簧,其被所述第一杆引导,且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补偿带轮框之间伸缩;以及
限制机构,其在电梯紧急停止而所述壳体受到朝向上方的力时,将所述壳体限制并约束于引导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的移动的束缚导轨的引导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供所述第一杆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第一杆在外周具有第一螺纹牙,
所述束缚装置还具备卡定构件,该卡定构件与所述第一杆的所述第一螺纹牙螺合,并夹着所述壳体而配置在与所述补偿带轮框相反的一侧,在水平剖面中以所述第一杆为轴而使所述卡定构件旋转的情况下,所述卡定构件至少在一部分具有在任意的旋转角度下也不会与所述贯通孔重叠的区域,
所述第一螺纹牙被设置到如下位置:在所述壳体被所述限制机构约束于所述束缚导轨的所述引导部的情况下,通过拧紧所述卡定构件而使所述卡定构件与所述壳体能够接触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弹簧在通常运转时不与所述壳体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缚装置还具备解除机构,该解除机构解除所述限制机构对所述壳体的约束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束缚导轨的所述引导部对置、并且向朝向上方而远离所述引导部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以及配置在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引导部之间的摩擦卡合构件,
所述解除机构包括:
第二杆,其设于所述摩擦卡合构件且朝上方延伸,并且在外周具有第二螺纹牙;
切口,其设于所述壳体且用于供所述第二杆向所述壳体的外部突出;以及
旋转构件,其与所述第二杆中的所述第二螺纹牙螺合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在水平剖面中以所述第二杆为轴而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旋转构件至少在一部分具有在任意的旋转角度下也不会与所述切口重叠的区域。
5.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具备电梯轿厢、平衡重、补偿吊索、补偿带轮、补偿带轮框、束缚导轨、以及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束缚装置。
6.一种束缚装置的复原方法,
所述束缚装置具备:
壳体;
第一杆,其设于补偿带轮框且贯穿所述壳体,所述补偿带轮框将引导补偿吊索的补偿带轮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补偿吊索连接于电梯轿厢与平衡重之间且补偿主吊索的重量的偏差;
缓冲弹簧,其被所述第一杆引导,且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补偿带轮框之间伸缩;以及
限制机构,其在电梯紧急停止而所述壳体受到朝向上方的力时,将所述壳体限制并约束于引导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的移动的束缚导轨的引导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缚装置的复原方法包括:
接触工序,在该接触工序中,在所述束缚装置被所述限制机构约束于所述引导部时,将夹着所述壳体而在所述补偿带轮框的相反侧与所述第一杆螺纹紧固的卡定构件拧紧至与所述壳体接触;
解除工序,其在所述接触工序之后,在该解除工序中,解除所述限制机构的约束状态;以及
释放工序,其在所述解除工序之后,在该释放工序中,拧松所述卡定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00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电梯的操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并网光伏的过电压管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