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单人交通工具及其专用人工智能路面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73923.7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7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匡晓明;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匡晓明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F21S9/03;F21V33/00;F21Y115/10;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杨浦区中山北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单人 交通工具 及其 专用 人工智能 路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穿戴单人交通工具及其专用人工智能路面。
背景技术
磁悬浮技术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但目前磁悬浮技术,主要停留在德国常导电磁悬浮和日本超导电磁悬浮、中国的永磁悬浮三种技术层面,作品也都止步于电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台灯、磁悬浮家具等方面。同时,关于人行交通工具也都停留在自行车、电动车、平衡车等层面,在现阶段,没有一种配合使用的磁悬浮飞行工具及专用路面。在便捷换乘的强烈需求、绿色交通的积极倡导以及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下,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可穿戴单人交通工具及其专用人工智能路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单人交通工具及其专用人工智能路面,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单人交通工具,包括交通工具本体,所述交通工具本体的底部设有电磁铁放置件,且电磁铁放置件的中心部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放置件的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和第五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放置件的上端设有套鞋件,所述套鞋件的内部设有状态检测单元。
优选的,所述状态检测单元包括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电导体连接有滤波器模块、BDM接口模块、复位电路模块、CAN总线通讯模块、加速度传感模块、储存模块和供电模块,且滤波器模块通过电导体连接有倾角检测模块和陀螺仪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还通过电导体与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和第五电磁铁连接。
优选的,所述BDM接口模块、复位电路模块、CAN总线通讯模块和储存模块与处理器模块间的电连接方式均为双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蓄电池模块,所述蓄电池模块通过电导体连接有LM317BT-9V电源芯片,所述LM317BT-9V电源芯片分别通过电导体连接有LM2940T-5V电源芯片、LM117H-5V电源芯片和LM117H-3.3V电源芯片。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模块选用飞思卡尔MC9S12XS128单片机,所述陀螺仪模块选用MPU-6050MEMS陀螺仪,所述滤波器模块选用LC滤波电路。
优选的,所述套鞋件的前端安装有可转动的鞋子卡位件,且套鞋件和鞋子卡位件上分别安装有配合使用的卡位件和卡位槽。
优选的,所述鞋套件的左、右两个侧壁上均安装有腿部固定件。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放置件的底部末端设有防磨损橡胶垫。
一种人工智能路面,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的普通人行道、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磁悬浮专用道,所述磁悬浮专用道的顶部设有高磁能积钕铁硼材料层,且高磁能积钕铁硼材料层与所述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和第五电磁铁均互斥,所述普通人行道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机动车道的两侧均安装有路灯杆,且路灯杆的上端安装有LED照明灯和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路灯杆内还设有DSP处理模块,且DSP处理模块通过电导体连接有A/D转换模块、温度检测模块、逆变模块、SDRAM储存模块、FLASH储存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通过电导体连接有CCD图像传感模块,且CCD图像传感模块通过电导体与所述摄像头连接,所述DSP处理模块通过电导体与所述LED照明灯连接,所述逆变模块通过电导体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SDRAM储存模块、FLASH储存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DSP处理模块间的电连接方式均为双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普通人行道的宽度范围为5m-7m,所述机动车道的宽度范围为15m-17m,所述自行车道的宽度范围为4m-6m,所述磁悬浮专用道的宽度范围为2m-4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穿戴单人交通工具及其专用人工智能路面,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对路面进行电磁化设计,令人能够悬浮在路面上空进行自主移动,为人类提供一种绿色、无污染、反应易操作、的磁悬浮出行方式,并且可以提供路面的实时温度和车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交通工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电磁铁放置件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状态检测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供电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倾角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中CAN总线通讯模块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晓明,未经匡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3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