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探险车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69549.3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7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探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探险车。
【背景技术】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数千人被困在废墟之中,救援人员在面对一些被埋地下的建筑时,往往救援效率低下,而且还冒着生命危险在废墟下寻找一个又一个可能存在的幸存者。
当发现一个全新的、未知危险的却又需要被探索、被发掘的神秘洞穴时,以往的做法都是一队先锋探索队员,进入洞穴进行探索,这样的尝试是刺激的,是激动人心的,但也是极度危险的,面对未知的危险,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种冒险极有可能夺去人们的生命。
正是在这种环境驱使下,智能探险车应运而生,面对未知的领域,智能探险车以其小体积、无需担心人类生命、智能化的运作,使其可以自由行驶在各种地形之上。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探险车,可以替代救援人员进行危险区域探索,可以给科研、探险、救援等工作带来许多便利,救援效率高,减少伤亡,同时克服现有技术中探险车不能实时做到无线视频传输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探险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基站系统;
所述车体具有前轮和后轮;
所述基站系统安装在所述车体上,包括主控模块,与主控模块分别连接的蔽障检测模块、第一电机驱动模块、第二电机驱动模块、显示模块、摄像模块、无线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电源模块;
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探险车的前轮直流减速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模块连接探险车的后轮直流减速电机;
所述温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内部进行数据交互,并将检测到的数据结果传输至所述显示模块中进行显示。
优选的,该探险车还包括测距模块,所述测距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来测量所述探险车的行走距离。
优选的,所述无线控制模块采用四路无线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蔽障检测模块包括红外对管,所述红外对管用于发送和接受红外信号。
优选的,所述主控模块为STC12C5A60S芯片。
优选的,所述倾角传感器的型号为GY-29。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S18B20。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模块均为采用L298N电机驱动芯片制作的模块,所述前轮直流减速电机及所述后轮直流减速电机的型号均为JQ24-1251380。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智能探险车以主控模块为控制核心,结合蔽障检测模块、第一电机驱动模块、第二电机驱动模块、显示模块、摄像模块、无线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电源模块实现了车子的自动避障,选择路线,寻找目的地,可以替代救援人员进行危险区域探索,给科研、探险、救援等工作带来许多便利,救援效率高,减少伤亡。
(2)本发明的探险车采用了两个电机驱动模块,分别连接于前后电机,这样使得探险车的四轮驱动动力更大,载重更大;
(3)本发明的探险车设置的倾角传感器能够测量车体所在斜坡的倾斜角,并将结果显示于显示模块上,由摄像模块拍摄后传送出去;
(4)本发明的探险车所携带的温度传感器能够自动测量环境的温度,由摄像模块拍摄后传送出去,让使用者更加了解探险车所在的环境;
(5)本发明的探险车可实时拍摄其所在的环境面貌并传送出去,图像不会出现卡和不清晰的情况;
(6)本发明的探险车使用四路无线控制模块,使用者可以对车进行无线控制;
(7)本发明的探险车的蔽障检测模块可以让探险车避开障碍物,保护车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探险车基站系统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9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种导航方式下的AGV导航切换方法
- 下一篇:高大植物喷药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