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熊果酸类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抑制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6559.1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0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凌;葛广波;邹立伟;王平;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A61K31/56;A61P5/50;A61P3/04;A61P3/1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郑虹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酸 中性 胆固醇 水解 抑制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熊果酸类中性胆固醇脂水解酶抑制剂及其应用,属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熊果酸类化合物可以强效地、选择性地抑制NCEH1的活性,进而提高羧酸酯类外源性前体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此类抑制剂可抑制氯吡格雷代谢非活性产物,作为氯吡格雷的增效剂。此类抑制剂还可以通过抑制NCEH1参与脂肪代谢,缓解脂质异位沉积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发展至糖耐量受损。体外活性测定发现该类化合物(3‑羧丙酰基‑熊果酸)抑制NCEH1的IC50可达12纳摩,且其对另一个人体羧酸酯酶(hCE2)没有明显抑制,选择性高达6919倍。此外,该类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制备工艺简单、合成收率高等优势,提示该类化合物显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熊果酸类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NCEH1)抑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1(Neutral Cholesterol Ester Hydrolase 1,NCEH1),是人体内分布的一种重要丝氨酸水解酶。NCEH1主要分布在脂肪和肝脏细胞中,其在体内参与胆固醇酯、脂肪酸酯的水解代谢,进而调控人体脂类代谢平衡。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肥胖和II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中的NCEH1的活性明显提升,且其与肌肉、肝脏中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Hepatology,2012;56:2188-2198;Nat Chem Biol,2014;10:113-121)。抑制脂肪细胞中的NCEH1,不仅可减少血浆游离胆固醇和脂肪酸的水平,同时还可通过调控脂类代谢并提高胰岛素的敏感度,进而缓解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病的症状。此外,多数羧酸酯类、酰胺类、硫酯类、氨甲酸酯类的口服前体药物可被胃肠道和肝脏中分布的NCEH1快速水解,在吸收入血之前就被水解成水溶性较大的产物,降低了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例如,NCEH1可水解多种含有酯键的药物或酯类前药,例如血管转化酶抑制剂(咪达普利,地拉普利),麻醉剂(哌替啶,可卡因)及心血管药物氯吡格雷。氯吡格雷作为一种羧酸酯前药,约90%的氯吡格雷被hCE1水解为非活性的代谢产物,仅有10%的前药可被细胞色素P450代谢(Am J Ther 2010;17:210-215.)。因此,通过抑制NCEH1的活性,可减少氯吡格雷非活性代谢产物的生成,进而可以起到增强氯吡格雷药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研发安全强效的NCEH1特异性抑制剂,一方面可用于缓解脂质异位沉积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发展至糖耐量受损,另一方面可将其与酯类药物共服,进而降低酯类药物的首过代谢或非活性水解代谢,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并改善其体内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熊果酸类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NCEH1)强效抑制剂及其应用,该熊果酸类化合物具有乌苏烷骨架结构,其可以强效地、选择性地抑制NCEH1的活性,进而提高羧酸酯类外源性前体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此类抑制剂可抑制氯吡格雷代谢非活性产物,作为氯吡格雷的增效剂。此类抑制剂还可以通过抑制NCEH1参与脂肪代谢,缓解脂质异位沉积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发展至糖耐量受损。体外活性测定发现3-羧丙酰基-熊果酸抑制NCEH1的IC50可达12纳摩,且其对另一个人体羧酸酯酶(hCE2)没有明显抑制,选择性高达6919倍,且该类化合物的安全性较好,同时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收率高等优势,提示该类化合物显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熊果酸类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抑制剂,其结构通式如式(1)所示:
其中,R1为羟基、羰基、酯基中的任意一种;R2为羟基、羧基、酯基、酰胺基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熊果酸类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NCEH1)抑制剂,该类化合物可强效地、选择性地抑制NCEH1的活性,抑制NCEH1的IC50可达12纳摩,其抑制人羧酸酯酶2的IC50与抑制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的IC50比率可达6919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6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举升机油缸用外套筒
- 下一篇:一种渐开线快开盲板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