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输入控制的直流功率单元动态零功率投切算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4089.5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5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瓦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53/31;B60L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刘宏博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控制 直流 功率 单元 动态 算法 系统 | ||
一种带输入控制的直流功率单元动态零功率投切算法及系统,方法为一:判断前次投切是否完成,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进入八;二:收集充电车辆需求数据;三:判断是否处于充电过程,否则结束,是则进入下一步;四:获取当前AC‑DC功率单元工作状态信息;五:分析充电需求并与当前模块工作状态比较;六:计算充电需求与当前状态的差异,做投切准备;七:判断是否需要投切动作,否则结束,是则进入八;八:调用投切算法,执行投切动作;九:判断是否投切完成,否则结束,是则进入十;十:结束。系统设置输入控制单元,其输出端分别与AC‑DC直流功率单元连接,AC‑DC直流功率单元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投切控制单元,每个所述投切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充电输出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输入控制的直流功率单元动态零功率投切算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加剧,电动汽车以其节能、减排的优势,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新兴产业。直流快速充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随着动力电池技术升级,其承受的最大充电功率也大幅提升,由于功率元件原因单个AC-DC功率单元无法满足动力电池充电,故采用多个AC-DC直流功率单元并联的方式来满足汽车动力电池的直流快充需求。目前的并联方式多采用无投切机制的固定并联方式,即充电过程中无论电池需求功率大小所有充电AC-DC功率单元都做均流输出功率,尤其在电池充电后期需求功率较小,使AC-DC功率单元不能满载输出,甚至30%负载工作,大大降低电能的转换效率,造成至少15%的能源浪费,还缩短了功率AC-DC功率单元的使用效率。另少数厂家采用AC-DC功率单元直接投切的方法解决低效率问题,但在进行AC-DC功率单元投切过程中为带功率投入或切出,使切换部件触点造成带载切断或闭合,加剧触点损毁程度,使切换部件寿命大大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采用AC-DC功率单元单独回路控制算法,零功率切换,成功克服了直流功率单元充电过程中投入和切出时,间断功率输出,容易损坏投切器件问题,如投切继电器、晶闸管等,实现了直流充电桩在整个充电过程充电功率变化平滑,延长了直流充电桩的使用寿命的带输入控制的直流功率单元动态零功率投切算法及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输入控制的直流功率单元动态零功率投切算法,采用步骤如下:
步骤一:判断前次投切是否完成,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进入步骤八;
步骤二:收集目标充电车辆充电过程及需求数据;
步骤三:判断是否处于充电过程,否则结束,返回状态字,是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四:获取当前AC-DC功率单元工作状态信息;
步骤五:分析充电需求并与当前AC-DC功率单元工作状态比较;
步骤六:计算充电需求与当前状态的差异,做投切准备;
步骤七:判断是否需要投切动作,否则结束,返回状态字,是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八:调用投切算法,执行投切动作;
步骤九:判断是否投切完成,否则结束,返回投切未完成状态字,是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十:结束,返回投切完成状态字。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可进一步为:
所述步骤八具体为,
8.1判断AC-DC功率单元投切命令,投入则进入8.2,切出则进入8.13结束投切算法,返回空闲状态;
8.2获取目标AC-DC功率单元编号;
8.3判断编号是否有效,无效则结束投切算法,返回错误状态,有效则进入下一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瓦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瓦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4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