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酞菁锌光敏剂的铁铁氢化酶模型物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8286.6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宋礼成;祝亮;王志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9/00 | 分类号: | C07F19/00;C07D487/2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酞菁锌 光敏剂 氢化 模型 及其 合成 方法 | ||
1.一种含酞菁锌光敏剂的铁铁氢化酶模型物,其特征在于该模型物中[2Fe2S]催化中心通过桥头氮原子以一个醚酯链段与酞菁锌光敏剂连接在一起,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结构式中的R为氢或异丙氧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酞菁锌光敏剂的铁铁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μ-S)2Fe2(CO)6(A)和四氢呋喃混合并搅拌溶解,然后用液氮/丙酮浴将反应体系冷却至-78℃,滴加浓度为1M的三乙基硼氢化锂-四氢呋喃溶液,继续搅拌反应15min,得到反应液a;
2)向上述反应液a中加入CF3CO2H,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37wt%的甲醛水溶液并缓慢升高温度至室温,并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h后再加入L–丙氨酸,随后搅拌反应14h,得到反应液b;
3)将上述反应液b中的溶剂减压抽干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残留物,用二氯甲烷作淋洗剂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收集红色主带,减压将溶剂抽干后,得到红色固体物质,为化合物[(μ-SCH2)2NCHMeCO2H]Fe2(CO)6(B);
4)在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μ-SCH2)2NCHMeCO2H]Fe2(CO)6(B)、4-二甲氨基吡啶、酞菁锌光敏剂PcZn-1或酞菁锌光敏剂PcZn-2与四氢呋喃混合,室温搅拌使其溶解,得到反应液c;
5)将上述反应液c冷却至0℃,加入化合物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搅拌反应1h,随后将缓慢升至室温,继续搅拌反应48h,得到反应液d;
6)将反应液d中的溶剂抽干后对残留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以体积比为50:1的二氯甲烷和四氢呋喃混合液为淋洗剂淋洗,收集深蓝色带或墨绿色带,减压将溶剂抽干后,得到深蓝色或墨绿色固体物质即为含酞菁锌光敏剂的铁铁氢化酶模型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酞菁锌光敏剂的铁铁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μ-S)2Fe2(CO)6(A)和四氢呋喃用量比为2.50mmol:30mL;(μ-S)2Fe2(CO)6(A)与三乙基硼氢化锂-四氢呋喃溶液的用量比为2.50mmol:5m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酞菁锌光敏剂的铁铁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反应过程中,化合物(μ-S)2Fe2(CO)6(A)、CF3CO2H、甲醛、L–丙氨酸的用量摩尔比为1:2: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酞菁锌光敏剂的铁铁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化合物[(μ-SCH2)2NCHMeCO2H]Fe2(CO)6(B)、4-二甲氨基吡啶、酞菁锌PcZn-1或酞菁锌PcZn-2的摩尔比为1:0.4:0.25;化合物[(μ-SCH2)2NCHMeCO2H]Fe2(CO)6(B)与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0.4-0.6mmol:15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酞菁锌光敏剂的铁铁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化合物[(μ-SCH2)2NCHMeCO2H]Fe2(CO)6(B)与加入化合物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摩尔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82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