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轮转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8119.1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兴华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2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益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机械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使车辆的多个车轮同时有序实现转向的多轮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制造的多轮式水陆两用车,一般都选装带有液力变矩功能的综合传动箱,其转向则类似坦克的那种转向方式,即车辆转向时位于内侧一边的车轮都静止不转,而位于外侧一边的车轮则加速旋转。这种转向方式虽使车辆的转弯半径较小、但对车轮的磨损极大、驾乘的舒适性显著降低,且体积大、质量重、制造成本相当高,因而难以满足国内外开发多轮式水陆两栖车艇的特殊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设计科学、性能可靠,能较好地满足8X8、8X6以及6X6等多轮式水陆两用车辆平稳转向要求的“多轮转向装置”。该种装置结构简单、装卸便捷、易于维护,性价比高,且能大幅减少车辆的转弯半径和对车轮的磨损、显著改善车辆转弯时的驾乘舒适性。
本发明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多轮转向装置,它包括转向机总成1、连接板2、传动箱总成3、传动轴4、连接轴总成5、摆臂6、推拉杆7、球头总成8、紧固螺栓9、转向臂10和延伸杆11。其中转向机总成1经连接板2和紧固螺栓9、与传动箱3总成有机连为一体。
传动箱总成3的箱体上设有安装孔3e, 传动箱总成3中的齿轮Ⅰ3a经花键固装在转轴3b上,齿轮Ⅱ3c经花键固装在转轴Ⅱ3d上。
转向机总成1的摆臂轴1a上设有内花键、机壳上设有安装孔1b,转轴Ⅰ3b插装在摆臂轴1a上的内花键中。
连接轴总成5经紧固螺栓9有序固装在车架两侧,两传动轴4的一端分别与连接轴总成5相连、另一端则分别有序与转轴Ⅰ3b和转轴Ⅱ3d相接。
摆臂6的一端上设有多个转角调节孔6a,另一端固装在连接轴总成5伸出车体外的一端上。
推拉杆7的两端、经两球头总成8、分别有序套装在转角调节孔6a和转向臂10上的连接孔中。
延伸杆11套装在两摆臂6之间,经延伸杆11连接的两摆臂6可以实现同步联动,调整与延伸杆11相连的球头总成8在不同转角调节孔6a中的位置、可以改变两摆臂6的摆动角度。
人为操作产生的转向力矩,从转向机总成1的摆臂轴1a输入、进入传动箱总成3。再经位于传动箱总成3中的转轴Ⅰ3b和转轴Ⅱ3d分别有序传递给两传动轴4。再经连接轴总成5、摆臂6、推拉杆7和球头总成8,则可同时传递给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和第二两个转向臂10。各转向臂10与各轮毂总成为一体,两转向臂10的转动则实现两轴车轮的同时转向。
两轴车轮转向角的大小、可通过球头总成8套装在摆臂6上不同调节孔6a的位置来实现。
同理,如在摆臂6上再有序加装两根延伸杆11、并将其与另一连接轴总成5、摆臂6、推拉杆7和球头总成8等进行有序连接,则可将由转向机总成1产生的转向力矩、同时传递给位于同一侧的第三和第四两个转向臂10,此时则可实现同侧四轴车轮的同时转向。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较完美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它较类似产品更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即有益效果):
1、设计科学,结构紧凑、性能可靠。
2、体积小、重量轻、传递效率高。
3、操作简单、拆卸便捷、易维修保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给出的附图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两轴车轮同时转向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两轴车轮同时转向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四轴车轮同时转向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四轴车轮同时转向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可知,本发明包括转向机总成1、连接板2、传动箱总成3、传动轴4、连接轴总成5、摆臂6、推拉杆7、球头总成8、紧固螺栓9、转向臂10和延伸杆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兴华,未经赵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8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