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0838.9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0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卢思捷;卢文波;董恒;王高辉;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齐晨涵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决口 钢丝索 堵口 桁架 挡水骨架 铁锚 挂钩连接 连接绳 抛填 抛投 石料 堤防 挂钩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及装置,其中装置包括铁锚、钢丝索和桁架,所述桁架上设置有带挂钩的连接绳,所述铁锚用于拉住钢丝索两端并固定在决口两端堤头上;所述桁架通过挂钩连接在钢丝索上,所述桁用于抛投到决口中与钢丝索一同形成基本挡水骨架。该方法是利用该装置投入决口中形成挡水骨架,再往决口抛填石料进行堵口,本发明准备工作较少、施工简单的堵口快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洪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及装置。
技术背景
堤防工程是抵御洪水最为普遍和有效的一种措施,因此其被广泛地运用于水利防洪工程中。但是受经济条件,历史原因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现有堤防存在堤身条件差、堤身材料和建筑质量差等多种隐患。当堤防受洪水的袭击,洪水超过堤防的抵御能力,或者高水位洪水长时间浸泡堤防出现抢护不当都会造成决口。
由于各种原因,要消除堤防决口现象十分困难,我国现有的传统堵口技术主要有土石堵口、石笼堵口、打桩进占法堵口、沉船堵口以及埽工进占法堵口等,但均受到决口处的水深、流速、落差、土质等条件限制。这些技术实施难度大、准备工作多、施工效率低、作业人员危险系数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施工耗时长,导致淹没范围大,人民生命及财产损失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准备工作和施工均简单、快速的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抢筑裹头;
b根据决口宽度加工铁锚、钢丝索及若干桁架,其中:所述铁锚用于拉住钢丝索两端并固定在决口两端堤头上;所述桁架连接在钢丝索上,用于抛投到决口中与钢丝索一同形成基本挡水骨架,优选地,桁架采用钢管或者钢筋制成;
c分别在决口两端的堤头上抛投铁锚并固定,使得连接在两个铁锚上的钢丝索绷紧并横跨于决口上方;
d将桁架固定在钢丝索上并抛投到决口中;
e往桁架上游侧先抛投草木束,再抛填土石料直至填满决口,完成堵口工作。
优选地,所述铁锚距堤头的距离为1~10m。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固定铁锚具体指先将铁锚固定在堤头,再在铁锚部位增设钢管桩,并抛填块石压重。增加整个挡水过程的稳定性。
再进一步地,所述桁架沿决口方向布置有2~5排,增加整个挡水骨架的稳定性。
一种堤防决口后的堵口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铁锚、钢丝索和桁架,所述桁架上设置有带挂钩的连接绳,所述铁锚用于拉住钢丝索两端并固定在决口两端堤头上;所述桁架通过挂钩连接在钢丝索上,所述桁用于抛投到决口中与钢丝索一同形成基本挡水骨架。
进一步地,所述桁架包括圆心在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圆形骨架,所述圆形骨架由连接杆固定,所述圆形骨架上设置有多根拦截杆,所述拦截杆与圆形骨架在同一平面上且沿圆周均匀布置,所述各拦截杆交于圆心处,其端部沿圆周向外呈发散状分布,拦截杆相交于圆心并且用焊接或铆接等方法固定在圆心处。此桁架有利于在水中保持稳定,并在决口中起到支挡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桁架设置有大小两种尺寸,所述小尺寸桁架位于迎水侧,所述大尺寸桁架小尺寸桁架下游。所述的设置结构使桁架在决口中形成更密实的支挡结构,有利于支挡草木束及土石料。
优选地,所述圆形骨架设置有2~10个。
再进一步地,所述圆形骨架间距为0.6~1m。
再进一步地,所述圆形骨架由2~6根连接杆固定,所述大尺寸的桁架拦截杆长3~6m,小尺寸的桁架拦截杆长2~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08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工纯铁及其零件表面抗氧化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冲击反应单元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