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0838.9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0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卢思捷;卢文波;董恒;王高辉;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齐晨涵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决口 钢丝索 堵口 桁架 挡水骨架 铁锚 挂钩连接 连接绳 抛填 抛投 石料 堤防 挂钩 施工 | ||
1.一种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抢筑裹头,防止决口进一步扩大;
b根据决口宽度加工铁锚、钢丝索及若干桁架,其中:所述铁锚用于拉住钢丝索两端并固定在决口两端堤头上;所述桁架连接在钢丝索上,用于抛投到决口中与钢丝索一同形成基本挡水骨架;所述桁架包括圆心在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圆形骨架,所述圆形骨架由连接杆固定,所述圆形骨架上设置有多根拦截杆,所述拦截杆与圆形骨架在同一平面上且沿圆周均匀布置,所述拦截杆交于圆心处,其端部沿圆周向外呈发散状分布;
c分别在决口两端的堤头上抛投铁锚并固定,使得连接在两个铁锚上的钢丝索绷紧并横跨于决口上方;
d将桁架固定在钢丝索上并抛投到决口中;
e往桁架上游侧先抛投草木束,再抛填土石料直至填满决口,完成堵口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固定铁锚具体指先将铁锚固定在堤头,再在铁锚部位增设钢管桩,并抛填块石压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沿决口方向布置有2~5排。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铁锚、钢丝索和桁架,所述桁架上设置有带挂钩的连接绳,所述铁锚用于拉住钢丝索两端并固定在决口两端堤头上;所述桁架通过挂钩连接在钢丝索上,所述桁架用于抛投到决口中与钢丝索一同形成基本挡水骨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圆心在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圆形骨架,所述圆形骨架由连接杆固定,所述圆形骨架上设置有多根拦截杆,所述拦截杆与圆形骨架在同一平面上且沿圆周均匀布置,所述拦截杆交于圆心处,其端部沿圆周向外呈发散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设置有大小两种尺寸,所述小尺寸桁架位于迎水侧,所述大尺寸桁架位于小尺寸桁架下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骨架间距为0.6~1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骨架由2~6根连接杆固定,所述大尺寸的桁架拦截杆长3~6m,小尺寸的桁架拦截杆长2~3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堤防决口后的堵口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骨架的直径为0.5m~3m,圆形骨架截面也为圆形,截面直径为20mm~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08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工纯铁及其零件表面抗氧化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冲击反应单元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