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爬壁机器人的运输和提升平台及其提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8729.3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7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方旭;陈前程;廖州宝;李远顺;刘保军;杨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63B5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运输 提升 平台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爬壁机器人的运输和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平台,为L形结构;
翻转框架,为倒L形结构;
固定平台的一端与翻转框架的一端通过固定插销转动连接,二者形状相互配合;
液压缸,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平台的底部,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翻转框架上,液压缸推动翻转框架向上翻转;
引段,转动设置在翻转框架底部的前端;
线缆收束装置,安装在固定平台的侧面;
固定杆,设置在翻转框架和引段之间,一端与翻转框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引段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垂直固定插销,用于当液压缸推升翻转框架绕固定插销翻转到指定位置时将固定平台和翻转框架锁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壁机器人的运输和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驱动轮,安装在所述固定平台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壁机器人的运输和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万向轮组件,设置在固定平台底部的后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壁机器人的运输和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绞盘、牵拉绳和滑轮组,
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所述引段上,
所述绞盘设置在翻转框架上,所述牵拉绳一端与绞盘连接,另一端通过引段上的滑轮组的换向后与翻转框架连接。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爬壁机器人的运输和提升平台,对爬壁机器人进行提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松开将引段和翻转框架固定的固定杆,控制电动绞盘放松牵拉绳,引段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水平面方向翻转;
步骤二:当引段翻转到第一预定位置后,爬壁机器人运动到引段上;
步骤三:继续控制绞盘放松牵拉绳,引段继续向下翻转到第二预定位置后,使用固定杆将引段和翻转框架锁定;
步骤四:液压缸推升翻转框架向上旋转预定角度;
步骤五:爬壁机器人的运输和提升平台整体贴近作业面,然后爬壁机器人从引段运动到作业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新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87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