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6970.2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2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得刚;全强;孟凯彪;段国建;周凡;靳征;卢伟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C21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水渣 取渣 池侧 控制系统 自动运行 渣池 方法使用 关键作用 人工吊车 水渣系统 系统共存 预先设置 驻车状态 环保型 原有的 运渣车 抓渣 自动化 污染 改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方法,该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方法使用的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系统包括池上自动取渣机(4)、池侧运渣设备(5)和控制系统:池上自动取渣机(4)用于将渣池(2)中的高炉水渣输送至池侧运渣设备(5);池侧运渣设备(5)能够将高炉水渣卸入驻车状态下的运渣车(6)内;控制系统能够控制该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方法自动运行。该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方法能够根据预先设置的程序自动运行,不需要专人值守,自动化程度高;该系统可与原有的人工吊车抓渣系统共存,方便改造,灵活性高;需要时可以把整个渣池进行环保型全封闭,对减少水渣系统的污染起到关键作用,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冶炼时会产生高温液态的熔渣,国内通常采用沉淀过滤法水渣工艺对熔渣进行处理。高炉炉前进行水力冲渣,用水淬将熔渣击碎后,变成松散的水渣,水渣经冲渣沟进入过滤池,液态水经过滤池内的滤层过滤,在渣池底部留下固态的渣粒,然后通过人工操作桥式抓斗起重机对渣粒进行抓取、装车外运。
抓斗起重机自动化程度低,不能助力企业实现减员增效;抓斗起重机只能进行单行程断续抓渣,作业效率低;人工操作抓斗不能实现过滤池内渣粒的彻底清理,过滤池的滤料板结速度快;抓斗作业可能破坏滤料,需设置滤料防护措施,而防护措施不利于滤料的快速更换;抓斗起重机工作耗时长,运行成本高;人工操作抓斗往运渣汽车内卸料时容易撒料,增加现场工人额外工作量;水渣系统含硫蒸汽危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取渣和运渣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方法,该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环保、节能、高效、连续作业,完全可以取代桥式抓斗起重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方法,该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方法采用了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系统,该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系统包括:池上自动取渣机、池侧运渣设备和控制系统:
池上自动取渣机,用于将渣池中的高炉水渣输送至池侧运渣设备;
池侧运渣设备,设置于渣池的一侧外,能够将高炉水渣卸入驻车状态下的运渣车内;
控制系统,能够检测运渣车是否停入预定区域,还能够控制该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系统自动运行;
该高炉水渣全自动取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所述控制系统判断运渣车是否停在了预定区域内,当运渣车停在了预定区域内时,进行下一步;
步骤2、所述控制系统向池上自动取渣机和池侧运渣设备发出启动信号,池上自动取渣机和池侧运渣设备工作并向运渣车内卸入高炉水渣,当该高炉水渣的卸货重量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卸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自动化程度高:全自动取渣系统能够根据预先设置的程序自动运行,不需要专人值守。
2、作业效率高:能够连续取渣,作业效率高。
3、运行成本低:全自动取渣系统能够连续作业,不存在空行程耗时长的现象,可以大量节约用电。
4、能够避免发生人工抓渣的死角情况,减缓滤料板结,大幅提升渣池滤料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滤料更换费用。
5、避免撒料问题:全自动取渣系统通过在固定卸料点使用犁式卸料器提高卸料效率、避免撒料问题。
6、避免含硫蒸汽危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
7、灵活性高:全自动取渣系统可与原有的人工吊车抓渣系统共存,方便改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69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酸酯加脂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疏水性能可自修复的耐水洗织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