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配方颗粒混合过程终点在线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6387.3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冰;史新元;乔延江;付静;张志强;林兆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3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7 | 代理人: | 高艳丽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配方 颗粒 混合 过程 终点 在线 监控 方法 | ||
1.一种中药配方颗粒混合过程终点在线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中药提取物粉末与辅料在混合设备中进行混合,实时在线采集混合过程中的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以获得原始近红外光谱数据,将原始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实时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01:在h时刻,将采集并存储的所有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组合成矩阵G作为所述的原始近红外光谱数据,所述矩阵G的大小为m×n,m为矩阵G中样本的个数,n为光谱变量数;
S102: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矩阵G进行预处理,得到矩阵X作为所述的预处理后的近红外光谱数据,所述矩阵X的大小为m×n,其中m为矩阵X中样本的个数,n为光谱变量数;
S103:在h+z时刻,重复步骤S101和S102;其中,z为自然数;
S2:在所述的预处理后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上建立两个同时移动的矩阵,针对其中一个矩阵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并建立控制限;对另一个矩阵进行监控,并统计所述另一个矩阵中超出所述控制限的样本数量;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201:在所述矩阵X上建立两个同时移动的矩阵,分别为矩阵A和矩阵B,二者间隔int个样本;矩阵A的大小为w1×n,矩阵B的大小为w2×n,其中,w1为矩阵A中样本的个数,w2为矩阵B中样本的个数,n为光谱变量数,int≥0,且m≥(w1+w2+int);
S202:对矩阵B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
B=TPT+E (1)
式(1)中,矩阵T为得分矩阵,矩阵P为载荷矩阵,矩阵E为残差矩阵;其中,矩阵T的大小为w2×k,矩阵P的大小为n×k,矩阵E的大小为w2×n,k表示主成分数;
在所述主成分分析模型基础上建立控制限Dcrit:
式(2)中,为在自由度k和(w2-k)下的F分布临界值,α为检验水平;
S203:将矩阵A中的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按照载荷矩阵P的方向投影在矩阵B内,并计算矩阵A的得分矩阵Tnew:
Tnew=ΑP (3)
式(3)中,Tnew的大小为w1×k;
S204:分别计算矩阵A中每一个样本的di值,i取1,2,…,w1,所述的di值可通过式(4)或式(5)进行计算:
di=tiΛ-1tiT (4)
式(4)中,向量ti表示矩阵Tnew中样本i的得分向量,Λ为由前k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组成的对角矩阵,其中,ti的大小为1×k,Λ的大小为k×k;
di=(ti-mu)S-1(ti-mu)T (5)
式(5)中,mu为矩阵B的均值向量,S为矩阵B的协方差矩阵;
将所述di值和控制限Dcrit进行比较,并统计矩阵A中超过控制限Dcrit的样本个数;
S3:在迟滞时间内,将所述另一个矩阵中超出所述控制限的样本数量为零时的状态作为中药配方颗粒混合过程的终点;其中,所述的迟滞时间为步骤S2中所述的两个同时移动的矩阵的任一个的样本采集周期的1~10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化学计量学方法选自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则变换、求导或均值标准化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采集中药配方颗粒混合过程中的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的波数范围为7500cm-1~5500cm-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63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