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无水增能复合压裂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33769.0 | 申请日: | 2016-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2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周劲辉;马新仿;祝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267;C09K8/64;C09K8/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杨雯茜;姚亮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裂液 液化石油气 液态二氧化碳 致密 低渗透 支撑剂 二氧化碳 无水 压裂 增能 裂缝 复合 地层能量 渗流特征 油气运移 携带 层压 产能 单井 井控 造缝 地层 改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无水增能复合压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地层中注入液化石油气压裂液,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然后注入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液,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再注入携带支撑剂的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液,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最后注入携带支撑剂的液化石油气压裂液,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该方法通过在各个注入阶段不同压裂液的做法,合理利用不同压裂液的特殊性能,达到造缝网的效果,增大裂缝的油气运移能力,形成以主裂缝为主干的纵横“网状缝”系统,扩大了井控面积,增加了地层能量,改善了储层的渗流特征,尤其适用于低渗透、致密、强水敏储层,提高了单井压后产能,解决了低渗透、致密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差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发开井下作业技术中的一种油井压裂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无水增能复合压裂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页岩储层致密,不通过压裂几乎没有产能,而在所有低渗透油气藏中几乎均存在天然裂缝,但在开启这些天然裂缝并且使之与水力裂缝连通前,很少能够提供产量。页岩气藏中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同时存在,并可以开启和保持渗透性,水力裂缝诱导天然裂缝激活形成大规模的连通网络裂缝是页岩气开发的关键。要达到这一目标,通常采用高排量注入减阻水压裂液进行压裂作业,或是采取二氧化碳压裂技术,然而这两种工艺都存在缺陷。一方面,采用减阻水压裂技术会造成对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水基液体进入微小孔隙吼道后会带来水敏、水锁污染,造成天然裂缝的关闭,给页岩储层带来永久性污染。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压裂液粘度低、携砂效果差,而且单一的二氧化碳压裂液无法造出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主裂缝。可见,采用单一工作液的传统压裂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致密油气藏的开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化石油气(LPG)-二氧化碳无水增能复合压裂方法。该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无水增能复合压裂方法尤其适用于低渗透、致密、水敏储层,能够提高单井压后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无水增能复合压裂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向地层中注入未添加支撑剂的液化石油气压裂液;
(2)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未添加支撑剂的液化石油气压裂液,然后注入未添加支撑剂的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液;
(3)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未添加支撑剂的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液,然后注入携带支撑剂的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液;
(4)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携带支撑剂的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液,然后注入携带支撑剂的液化石油气压裂液,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上述方法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步骤(1)-1:利用注入未添加支撑剂的液化石油气压裂液挤出井筒内的液体,以防止污染地层。该步骤注入的液化石油气压裂液的量较小,可以控制在1.5~2.0m3。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5):压裂一段时间后,在生产前,对注入地层的二氧化碳和丙烷再次回收利用。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步骤(1)中未添加支撑剂的液化石油气压裂液的注入速度为3~5m3/min,注入量为35~40m3,注入压力控制在35~40MPa。更优选地,步骤(1)中未添加支撑剂的液化石油气压裂液的注入速度为3.8~4.2m3/min,注入量为36~38m3,注入压力控制在35~38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3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二氧化铈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圆柱形海洋设备电化学保护测试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