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王老吉凉茶中间品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构建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6317.X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4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波;祝晨蔯;黄晓丹;伍柏坚;林朝展;和海龙;林德晖;刘主洁;方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海恬;万志香 |
地址: | 5104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凉茶 构建 供试品溶液 挥发性 内标溶液 指纹图谱 检测 精密 凉茶植物饮料 乙酸乙酯溶解 乙酸乙酯萃取 质量控制技术 共有特征峰 气相色谱仪 监控产品 乙酸乙酯 有效表征 精密量 上清液 棕榈酸 称取 定容 制备 配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王老吉凉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及检测方法,属于凉茶植物饮料质量控制技术领域。该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内标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棕榈酸,以乙酸乙酯溶解并定容,即得内标溶液;(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王老吉凉茶,以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上清液,即得供试品溶液;(3)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内标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混合后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得到具有共有特征峰的王老吉凉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该构建方法及检测方法能够全面的表征王老吉凉茶中加入的各成分,并且具有稳定性好的特点,既能有效表征王老吉凉茶的质量,又有利于监控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凉茶植物饮料质量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王老吉凉茶中间品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岭南凉茶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积蕴和民俗内涵。古时岭南为百越之地,多瘴气,染者无有不死。岭南人民在与恶劣自然环境的不断抗争中,积累了调理保健、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他们根据本地的气候、水土特性,以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岭南特色中草药为基础,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凉茶″,用于防病治病,形成了一条岭南文化的独特风景线。
王老吉凉茶是历史最早的广东凉茶,始创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最近几十年,随着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凉茶业发生了大变革,过去守着凉茶铺喝凉茶的局面被打破,凉茶被加工成饮用更方便的颗粒剂、袋泡茶、利乐包、罐装等多种规格。
王老吉凉茶以水、白砂糖、仙草、蛋花、菊花、夏枯草、甘草、金银花、布渣叶为原料,经提取、浓缩、配制、灭菌、包装等主要加工工艺制成,其口感清凉爽口,冷热饮用皆宜,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为全面的反映及监控该品种的内在质量,促进该品种的发展,应开展该品种的指纹图谱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王老吉凉茶中间品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及检测方法,用以对王老吉凉茶中间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监控,实现全面保证王老吉凉茶质量的目的。
一种王老吉凉茶中间品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内标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棕榈酸,以乙酸乙酯溶解并定容,即得内标溶液;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王老吉凉茶中间品,以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上清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3)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内标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混合后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得到具有共有特征峰的王老吉凉茶中间品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
上述王老吉凉茶中间品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经过本发明人长久积累的经验以及大量实验后,选取了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棕榈酸作为指纹图谱中的内参物,与其它共有特征峰相配合,能够较好的表征王老吉凉茶中间品中加入的各成分,并且具有稳定性好的特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的测定条件如下:
色谱柱:聚乙二醇类聚合物为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
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50℃-70℃,以梯度升温的方式升温至220℃-240℃
检测器:FID检测器。
以聚乙二醇类聚合物为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作为固定相,再通过梯度升温的方式,能够将王老吉凉茶中的挥发性成分在气相色谱图中表征,建立能够较好表征王老吉凉茶中间品挥发性成分质量的指纹图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的测定条件还包括:
载气: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6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