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成型具气垫结构鞋大底的制造方法及其鞋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0681.9 | 申请日: | 2016-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1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罗枝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合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5/14 | 分类号: | B29D35/14;B29C43/36 |
代理公司: | 12203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永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TW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 成型 气垫 结构 鞋大底 制造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是一种一体成型具气垫结构鞋大底的制造方法及其鞋模设备,能在同一组压铸模的连续压模的操作中先分别压合成型具有气垫槽鞋大底以及封闭层,接着使鞋大底与封闭层直接在压铸模内压合并封闭气垫槽的槽口以形成气垫结构,而直接一体成型为具牢固气垫结构的鞋大底,有效简化气垫鞋大底的制造的步骤,且避免现有使用黏着剂黏接结合组成的气垫结构因为黏接不确实,而容易分离或走位的缺点,并提高鞋大底的结构耐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大底压铸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成型具气垫结构鞋大底的制造方法及其鞋模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气垫鞋的制造方式,大致上是先分别制成鞋底、鞋中底、气垫、鞋面等构件,再将气垫置于鞋底,继而将鞋中底铺设于鞋底及气垫上,再将鞋面黏结于鞋底外侧以构成一气垫鞋。而且,前述各构件的结合主要系利用黏着剂依序黏接结合组成,因此,整体制造的步骤较为繁琐,导致效率无法提升;再者,若各构件之间黏接不确实时,当气垫鞋穿着一段时间后,极易受到扭力作用或水份的侵蚀而分离。
另,如中国台湾公告第I499383号的「具气垫功能的鞋大底装置」专利案,该专利如其摘要所述:「本发明是一种具气垫功能的鞋大底装置,其包括鞋大底及气阀组,穿鞋者行走时,足部会针对鞋大底有踩踏与提起的循环动作,使空气经由足部循环动作充填鞋大底内,而鞋大底内具有容置空间,且气阀组也在其内,空气进入鞋大底的容置空间内,再经由气阀组的呼吸调节功能,使空气能在容置空间内前后流通,以达成穿鞋者的足部能稳固行走、久站或是负荷足部做出大动作的运动等功效,为此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并改善现有气垫在长时间的耗磨易坏损或弹性疲乏等缺失。」。
然而,如上揭前案专利的图6、图7所示,该鞋大底图中标号1以直接成型的第一气室图中标号31、一第二气室图中标号32配合封闭膜图中标号4封闭结合以形成气垫结构,虽然可以避免独立的气垫结构与大底之间因为结合不牢固而分离;但是,因为该鞋大底图中标号1与封闭膜图中标号4也必须于分别成型制造的后,再拿来封闭结合于第一气室图中标号31及第二气室图中标号32,仍然无法避免因为制造的步骤较为繁琐,导致效率无法提升的缺点。
而且,该鞋大底图中标号1与封闭膜图中标号4之间一般利用黏着剂黏接结合组成的结构,仍是无法避免因为黏接不确实,而在气垫鞋穿着一段时间后,受到扭力作用或水份侵蚀而分离的缺点。
所以,如何针对上述现有前案结构因为制造的步骤较为繁琐,导致效率无法提升的缺点,以及因为黏接不确实而在气垫鞋穿着一段时间后受到扭力作用或水份侵蚀而分离等缺点而进行创新发明,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一体成型具气垫结构鞋大底的制造方法及其鞋模设备,其能在同一组压铸模的连续压模的操作中先分别压合成型具有气垫槽鞋大底以及封闭层,接着使鞋大底与封闭层直接在压铸模内压合并封闭气垫槽的槽口以形成气垫结构,而直接一体成型为具气垫结构的鞋大底,有效简化气垫鞋大底的制造的步骤;使具有气垫槽的鞋大底与封闭层直接在压铸模内压合,而以一体成型为具牢固气垫结构的鞋大底,有效避免现有使用黏着剂黏接结合组成的气垫结构因为黏接不确实,而容易分离或走位的缺点,及提高鞋大底的结构耐用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体成型具气垫结构鞋大底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鞋模备制步骤:备制一鞋模,该鞋模包含:一下模,设有至少一大底模穴;一上模,设有相对大底模穴的一封闭层模穴,该封闭层模穴设一出气凸部及一出气口,且该上模内部设有一气道并连通该出气口及一导气管以衔接压力空气;一中模,在一侧设有相对大底模穴的一气室凸部及二间隔沟槽,该中模在气室凸部相反侧设有相对封闭层模穴、出气凸部的一成型凹槽,且该中模的二间隔沟槽设有气孔成型凸部;以及一微动开关用以控制该导气管的压力空气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合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合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06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花纹自动加工系统及其热切主轴单元
- 下一篇:一种小型高效的家用榨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