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质量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96737.8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礼文;李峰;冯树海;於益军;王勇;潘玲玲;刘俊;石飞;汤必强;郭晓蕊;唐志军;林国栋;邓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度 自动化 系统软件 质量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方法,具体讲涉及一种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质量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个集数据采集、控制、通信和分析决策功能于一身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调度主站端系统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收集和处理各远动分站采集的遥测、遥信信息,并对远动分站发送各种命令信息,从而实现对电网的采集与监视控制功能。在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基础上,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在一体化基础平台基础上构建了四大类应用,有效提升调度系统在线化、精细化、实用化、一体化水平,为坚强智能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软件开发的规模和复杂度,也使得系统的运行风险有所增加。调度自动化系统异常已被定义为电网事故,因此要求更高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产品质量。
1991年,软件产品质量评价国际标准ISO 9126中定义的“软件质量”是软件满足规定的或潜在用户需求特性的综合。到1999年,国际标准ISO 14598经典的“软件质量”定义是软件特性的总和,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2001年,软件产品质量国际标准化组织修订了ISO/IEC 9126-1991,提出了一套新的9126系统标准。对于不同的测试对象,各种质量指标的重要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一旦软件产品的需求建立起来后,可以确定各属性对该软件的重要程度。关于质量指标的选择,以及如何对软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ISO/IEC9126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需要针对具体的被测系统进行研究。ISO/IEC9126说明了软件的质量可以从功用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六个方面去衡量。
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件质量,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方法去建立质量模型并进行测试评价,更多的只是对软件功能的测试验证。测试长期以来都是依靠人工的方式进行的,依据相关的功能测试条目,由测试人员人工设置测试案例,逐一对系统的功能进行验证。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验证依次经历工厂验收、现场验收等阶段。国内外对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试验验证仍处于手动型和经验型阶段,对系统的验证功能覆盖面有限、对验证结果正确性的检验能力较差、对检测验证操作人员专业水平要求较高。通用的软件测试方法由于缺乏调度自动化相关专业性内容,难以直接应用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测试验证中。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专业的软件测试理论方法、软件质量的评价方法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适用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件质量模型和指标体系,最终给出软件质量的评价结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质量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I、建立软件质量模型;
II、建立指标体系;
III、多指标综合评测;
IV、计算质量指标。
优选的,所述步骤I软件质量模型包括:目标层、属性层、特性层和子特性层。
优选的,所述目标层包括:软件质量;
所述属性层包括:内部属性和外部属性;
所述特性层包括:功用性、可靠性、高效性、易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所述子特性层包括:准确性、完备性、安全性、成熟性、容错性、可恢复性、时间特性、资源利用、易理解性、可学习性、易操作性、可分析性、可测试性、稳定性、共存性、适应性和规范性。
优选的,所述步骤II指标体系包括:目标指标、属性指标、特性指标和子特性指标。
优选的,所述目标指标包括:质量指标;
所述属性指标包括:符合性和适用性指标;
所述特性指标包括:功用性、可靠性、高效性、易用性、维护性和移植性指标;
所述子特性指标包括:准确性、完备性、安全性、成熟性、容错性、恢复性、时间性、资源性、理解性、学习性、操作性、分析性、测试性、稳定性、共存性、适应性和规范性指标。
优选的,所述步骤III多指标综合评测包括:层次分析法分析内部属性,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评判外部属性。
优选的,所述层次分析法包括:由低到高依次分为测试项、子特性和内部质量,引入1-9标度法生成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依次计算出低层因素对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权值或相对优劣性的排序值,最后给出内部质量评价指标;
所述模糊综合评判法包括:先对子特性的各测试项建立评判模型并进行综合评价,归一化后得到子特性的评判集,再对外部属性的各子特性建立评判模型并进行综合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67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