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渣处理滚筒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3887.5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5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明;童家荣;陈杰;陈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沈金美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滚筒 加工 工艺 | ||
1.一种渣处理滚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加工步骤:
S1、将大筒坯体(11)和小筒坯体(12)组装成一体、并形成滚筒坯体(1);
S2、采用相同定位基准在滚筒坯体(1)上加工出小托圈安装面(13)、大齿圈安装面(14)和大托圈安装面(15),所述大齿圈安装面(14)和大托圈安装面(15)位于大筒坯体(11)上,所述小托圈安装面(13)位于小筒坯体(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渣处理滚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利用立式车床(2)对滚筒坯体(1)进行加工,所述立式车床(2)包括工作台(21)、支撑框架(22)、以及安装在支撑框架(22)上的车刀(23),所述车刀(23)可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移动;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滚筒坯体(1)装夹到工作台(21)上;
S22、利用车刀(23)在滚筒坯体(1)上车削出小托圈安装面(13)、大齿圈安装面(14)和大托圈安装面(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渣处理滚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包括如下步骤:
S211、将滚筒坯体(1)放置在工作台(21)上;调整滚筒坯体(1)的安装位置、直至滚筒坯体(1)相对工作台(21)的中心偏移量达到设定范围;调整滚筒坯体(1)的倾斜状态、直至滚筒坯体(1)的水平度达到设定范围;
S212、将滚筒坯体(1)固定在工作台(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渣处理滚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23)包括安装在支撑框架(22)上端的上车刀(231)和安装在支撑框架(22)下端的下车刀(232);所述步骤S22中利用上车刀(231)在滚筒坯体(1)的上端处车削出小托圈安装面(13)和大齿圈安装面(14);利用下车刀(232)在滚筒坯体(1)的下端处车削出大托圈安装面(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渣处理滚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利用下车刀(232)车削出大托圈安装面(15),且同时利用上车刀(231)车削出小托圈安装面(13)或大齿圈安装面(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渣处理滚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2)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立柱(221)和与立柱(221)上端固接、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222),所述上车刀(231)通过上刀架(233)安装在横梁(222),所述下车刀(232)通过下刀架(234)安装在立柱(2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渣处理滚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S3、对小托圈安装面(13)、大齿圈安装面(14)和大托圈安装面(15)的同心度进行校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渣处理滚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利用百分表对小托圈安装面(13)、大齿圈安装面(14)和大托圈安装面(15)的同心度进行校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渣处理滚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1、转动滚筒坯体(1);
S32、将百分表分别与小托圈安装面(13)、大齿圈安装面(14)和大托圈安装面(15)相抵靠,并记录百分表的跳动量;
S33、根据百分表的跳动量判断小托圈安装面(13)、大齿圈安装面(14)和大托圈安装面(15)的同心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渣处理滚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中还需将百分表分别与滚筒坯体(1)上在小托圈安装面(13)、大齿圈安装面(14)和大托圈安装面(15)对应处的端面相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38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喷药扇面角实时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