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电动客车的低压配电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6694.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4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信义;艾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2B1/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151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客车 低压配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电动客车的低压配电盒。
背景技术
随着商用车技术的发展,电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发动机内的电气元件与电动客车VCU之间直接采用线束连接,每一个电气元件均通过一根线束与VCU相连,这样造成线束非常多,十分庞大,占用空间非常多,当某个电气元件的线束出现故障时则难以排除和检修。并且传统的低压配电盒仅能够实现简单的控制电动车内电气元件电源的通与断,无法实时对每一个电气元件的状态进行监测,用户不能即时了解电气元件的状态与故障,无法即时排除故障。另,传统的低压配电盒的体积较大,内部布局显得十分杂乱,当内部的电气件损坏时,不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和维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局更紧凑、降低自身体积、能够实时监控电动客车内电气元件状态、能在车辆发生电气故障的情况下,真正实时控制和保护关键电气设备、反馈故障范围的纯电动客车的低压配电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纯电动客车的低压配电盒,设于纯电动客车的发动机机舱内,所述低压配电盒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组件、通过继电器插槽组可插拔的插设于壳体内的若干继电器、低压配电CAN控模块、电池、第一保险插槽组、第二保险插槽组、可插拔的插设于第一保险插槽组上的第一保险组件、可插拔的插设于第二保险插槽组上的第二保险组件、100A保险R0、150A保险R1、前CAN控电源保险R2、顶CAN控电源保险R3、后CAN控电源保险R4以及低压配电CAN控电源保险R5;在所述壳体的左侧安装有一个L形安装板,所述L形安装板的竖向板与所述壳体的左侧壁垂直并且竖向板的长度与所述壳体的左侧壁的长度相匹配,横向板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垂直并且横向板的长度大于壳体前侧壁长度的一半,所述L形安装板高于壳体底壁,所述低压配电CAN控模块安装于所述L形安装板与所述壳体底壁的平行空间内;所述第一保险插槽组布置于所述L形安装板的竖向板上靠近端头的位置处,所述低压配电CAN控电源保险R5、后CAN控电源保险R4、顶CAN控电源保险R3、前CAN控电源保险R2由竖向板上靠近第一保险插槽的位置向竖向板与横向板之间的弯折处的方向依次间隔的布置于竖向板上;所述第二保险插槽组布置于所述L形安装板的横向板上且靠近其内侧,在所述横向板上位于第二保险插槽组与横向板的外侧之间的位置处设置与所述第二保险插槽组对应的若干用于外接负载导线的线柱;所述100A保险R0以及150A保险R1安装于所述横向板与壳体右侧壁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继电器插槽组安装于壳体内的右上角位置处;所述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组件通过若干安装螺栓安装于所述竖向板与所述继电器插槽组之间的空间内,并且所述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组件与竖向板和继电器插槽组之间均具有预定间隔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66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夜间运动用骨传导耳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PLC的电气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