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收缩带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72578.8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6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俞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 红外 成像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收缩带粘接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收缩带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热收缩带是用于管道焊接处防腐的组件,是保证管道腐蚀防护体系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热收缩带空鼓造成积水、局部腐蚀和材料损伤等,最终爆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热收缩带粘接质量检测是管道运行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在现场作业完成后,通过破坏性的剥离检测,记录剥离强度来评价粘接质量。
但是,由于上述方法是破坏性检测,只能抽样检测,不能全面检测粘接质量,因此,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收缩带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收缩带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热收缩带在电磁激励源激励后的表面热像图;
根据所述表面热像图获取所述热收缩带表面的温度;
根据所述温度确定所述热收缩带的缺陷信息;其中,所述缺陷信息包括:所述热收缩带表面的缺陷区域的面积,所述缺陷区域的位置以及所述缺陷区域的缺陷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热收缩带在电磁激励源激励后的表面热像图,包括:
通过红外热成像设备获取所述表面热像图。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温度确定所述热收缩带的缺陷信息,包括:
若所述热收缩带表面的温度具有大于预设阈值的温度差,则确定温度较低的表面区域为所述缺陷区域;
确定温度较低的表面区域的位置为所述缺陷区域的位置,确定温度较低的表面区域的面积为所述缺陷区域的面积;
根据所述温度差确定所述缺陷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差确定所述缺陷程度,包括:
若所述温度差越大,则确定所述缺陷区域的缺陷程度越强。
进一步地,在获取热收缩带在电磁激励源激励后的表面热像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电磁激励源设置在距离所述热收缩带的外表面预设距离的位置处,或者,
将所述电磁激励源设置在所述热收缩带粘接的管道的内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收缩带的红外热成像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热收缩带在电磁激励源激励后的表面热像图;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表面热像图获取所述热收缩带表面的温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确定所述热收缩带的缺陷信息;其中,所述缺陷信息包括:所述热收缩带表面的缺陷区域的面积,所述缺陷区域的位置以及所述缺陷区域的缺陷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红外热成像设备获取所述表面热像图。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热收缩带表面的温度具有大于预设阈值的温度差时,确定温度较低的表面区域为所述缺陷区域;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温度较低的表面区域的位置为所述缺陷区域的位置,确定温度较低的表面区域的面积为所述缺陷区域的面积;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差确定所述缺陷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温度差越大,则确定所述缺陷区域的缺陷程度越强。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电磁激励源设置在距离所述热收缩带的外表面预设距离的位置处,或者,
用于将所述电磁激励源设置在所述热收缩带粘接的管道的内侧。
本发明提供的热收缩带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热收缩带在电磁激励源激励后的表面热像图,根据表面热像图获取热收缩带表面的温度,根据温度确定热收缩带的缺陷信息,其中,缺陷信息包括:热收缩带表面的缺陷区域的面积,缺陷区域的位置以及缺陷区域的缺陷程度,实现了可以在电磁源激励热收缩带后通过获取热收缩带的表面热像图,再根据表面热像图确定热收缩带表面的温度,根据温度确定热收缩带的缺陷信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破坏性检测,本发明中的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热收缩带的全面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另外,本发明中的检测方法实现简单,检测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25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