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非机动车对平面感知信号控制效率影响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67372.6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7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捷;梁子君;宋志洪;石勇;陶刚;宣林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口 机动车 红灯 感知信号 控制效率 信号灯 停车 方向信号灯 路口信号灯 信号灯控制 基本条件 绿灯信号 排队等待 有机动车 停止线 零时 绿灯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所述的减少非机动车对平面感知信号控制效率影响的方法及系统,能够获取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机动车遇红灯停车次数,根据两个方向上的遇红灯等待次数来调整信号灯的控制方案。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遇红灯停车等待最高次数为零时,可以认为机动车数量较少,机动车无需等待红灯即可通过路口,此时,当第一方向上的信号灯为绿灯信号时,可能有机动车通过路口也可能没有机动车通过路口,这时信号灯控制的重点可以调整为以非机动车安全通过路口为基本条件,即控制第一方向信号灯的绿灯时间,保证排队等待通过路口的最后一辆非机动车越过停止线;且延长路口信号灯的全红时间至所述最后一辆非机动车驶离该路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减少非机动车对平面感知信号控制效率影响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提高路口信号控制系统效率,减少绿灯损失时间,降低机动车停车次数、缩短停车时间,同时又能确保非机动车安全通过路口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引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研究,由于目前受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检测器技术水平限制,使减少非机动车通行对平面感知信号控制效率影响遇到了瓶颈。
减少非机动车对平面感知信号控制效率影响的系统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在低峰、平峰、高峰控制模式状态下,当检测到有非机动车越过停止线时,能延长路口全红时间,当检测到非机动车安全驶离路口后,再开启另一方向绿灯,确保非机动车安全。当检测到无非机动车越过停止线时,能将路口腾空的全红时间缩短到最小,以减少对信号控制效率的影响
减少非机动车对平面感知信号控制效率影响的系统关键之二是:如何在低峰控制模式状态下,当检测到非机动车排队长度大于设定阈值时,延长信号灯绿灯时间,减少非机动车停车等待时间。
减少非机动车对平面感知信号控制效率影响的系统关键之三是:精准确定当前交通状态是属于低峰、平峰、还是高峰,国内外目前普遍采用固定时间段来确定当前是采用低峰、平峰、或高峰控制策略,这种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确定的控制策略与实际交通状况有差异,从而导致信号灯控制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非机动车对平面感知信号控制效率影响的方法及系统,不仅能根据当前机动车通过路口遇红灯的次数来确定当前路口是否处于高峰、平峰、低峰状态,还能根据不同路况状态,调用相应的控制策略,根据不同的控制策略,不断调整具体控制参数,通过对非机动车实时检测,减少非机动车对平面感知信号控制效率影响,使机动车的绿灯损失时间、遇红灯停车次数最小化,机动车通行效率最大化。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少非机动车对平面感知信号控制效率影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于路口每个方向上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进行平面精准连续跟踪,实时获取每个方向的机动车的数量、精准位置;
S2:获取第一方向上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K1和第二方向上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K2;
S3:判断第一方向的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与第二方向的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进入步骤S4,否则进入步骤S7;
S4:判断遇红灯的最高停车次数是否为零,若是零,则进入步骤S5;若否,则将信号周期延长后返回S1;
S5:判断在第一方向信号灯由绿灯转换为红灯前,是否有非机动车排队等待通过路口,若有则延长第一方向信号灯的绿灯时间,直到排队等待通过路口的最后一辆非机动车越过停止线再将其转换为红灯;若无则第一方向信号灯由绿灯转换为红灯之后进入步骤S7;
S6:判断第一方向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是否大于第二方向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若是则增加第一方向上信号灯周期的绿信比;若否则增加第二方向上信号灯周期的绿信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7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