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动力系统零部件耐久性的载荷谱制定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62125.7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4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玲;张培培;耿电西;许赛赛;丰德伟;夏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动力 系统 零部件 耐久性 载荷 制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动力系统的耐久性评估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定型号车辆的市场销量分布地区数据和购车用途分布情况数据;设定车辆行驶工况的多个构成要素,每个构成要素包括多个要素选择类型;根据市场销量分布地区数据、购车用途分布情况数据和车辆行驶工况的多个构成要素设定车辆行驶工况的权重分配方案;构建预定型号车辆的车辆动力总成模型;根据权重分配方案进行预设数量的仿真实验,从而得到车辆动力系统部件的耐久性评估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针对车辆运行的实际环境进行针对性地对车辆动力系统部件进行耐久性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动力系统零部件耐久性的载荷谱制定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疲劳寿命是汽车及其零部件的主要设计指标之一。汽车零部件产品设计和疲劳强度试验研究需要建立在反映其实际使用时的载荷工况的基础上。载荷谱是对零部件进行疲劳试验的基础,也是零部件设计的载荷依据。但相关技术中,缺乏一套针对完整的动力总成系统的耐久性评估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动力系统的耐久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针对车辆运行的实际环境进行针对性地对车辆动力系统部件进行耐久性评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动力系统的耐久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预定型号车辆的市场销量分布地区数据和购车用途分布情况数据;设定车辆行驶工况的多个构成要素,每个所述构成要素包括多个要素选择类型;根据所述市场销量分布地区数据、所述购车用途分布情况数据和所述车辆行驶工况的多个所述构成要素设定车辆行驶工况的权重分配方案,其中,所述车辆行驶工况的权重分配方案包括多个工况权重单元,每个所述工况权重单元包括一个车辆模拟工况和与之对应的车辆模拟工况权重值,所述车辆模拟工况是通过从每个所述构成要素中分别选择一个要素选择类型构成的;构建所述预定型号车辆的车辆动力总成模型;从所述多个工况权重单元中按照权重值排序选择预设数量的工况权重单元,将选中的工况权重单元中的车辆模拟工况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相应的车辆动力系统部件的耐久性评估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行驶工况的权重分配方案还包括多个要素权重单元,每个所述要素权重单元包括一个要素选择类型和与之对应的要素权重值,所述车辆模拟工况权重值是通过构成与所述车辆模拟工况权重值对应的车辆模拟工况的多个要素选择类型一一对应的多个要素权重值得到的。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模拟工况权重值是通过构成与所述车辆模拟工况权重值对应的车辆模拟工况的多个要素选择类型一一对应的多个要素权重值通过叠乘计算得到的。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构成要素包括道路坡度、整车载荷、车辆初始电池电量、车辆环境温度和车辆运行模式中多种。
进一步的,在所述获取预定型号车辆的市场销量分布地区数据和购车用途分布情况数据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预定型号车辆的市场销量分布地区数据和购车用途分布情况数据得到多个用户路况信息;将多个用户路况信息中相似度高于相似度阈值的多个用户路况信息合并为一个用户路况信息;其中,所述车辆行驶工况的权重分配方案进一步通过多个用户路况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工况的设定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动力系统的耐久性评估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动力系统的耐久性评估方法,根据预定型号车辆的市场销量分布地区数据、购车用途分布情况数据和车辆行驶工况的构成要素设定权重分配方案,进而根据权重分配方案中选择预设数量的工况进行模拟,最终得到车辆动力系统的耐久性评估结果,通过市场得到的数据针对性强,系统完整性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动力系统的耐久性评估系统,该系统针对车辆运行的实际环境进行针对性地对车辆动力系统部件进行耐久性评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2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生产用清洗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染色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