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落架试验加载假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756550.5 | 申请日: | 2016-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5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方威;郝蒲宁;于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丽萍 |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载 轮主体 轮轴 起落架 垂向 轮胎接地点 转动轴 试验 航向 加载作动筒 轮胎压缩量 起落架结构 安装空间 滑动连接 加载位置 强度试验 转动连接 滑槽 可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落架试验加载假轮,属于起落架结构强度试验领域。包括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起落架轮轴(8)两端的两个假轮主体(1),所述任一假轮主体(1)上设置有轮胎接地点加载接头(3)、轮轴航向加载接头(6)以及两个轮轴垂向加载接头(7),所述轮胎接地点加载接头(3)沿设置在假轮主体(1)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在假轮主体(1)上,所述轮轴航向加载接头(6)设置在所述假轮主体(1)的转动轴处,所述两个轮轴垂向加载接头(7)分别设置在假轮主体(1)的转动轴的两侧。该起落架试验加载假轮轮胎接地点加载位置可调,满足了在不同的轮胎压缩量下的载荷加载需求,同时,两个轮轴垂向加载接头扩充了垂向加载作动筒的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起落架结构强度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起落架试验加载假轮。
背景技术
起落架作为飞机起飞、着陆、滑跑等专用装置,承受着来自机体和地面的较大载荷,在起落架设计试验期间,必须通过各种试验来验证它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包括静强度试验、刚度试验、损伤容限试验等等。通常对起落架进行静强度试验时,需要在加工试验模型的同时都会配套设计一套加载假轮,加载假轮为用于模拟真实机轮,从而对起落架进行载荷加载的装置,其不但加工费用较高,而且每次设计加载机轮都要与起落架试验件进行多次协调,配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此,需要提供一套通用的加载假轮,既能节约经费,减少人力、物力投入,又能便于起落架试验配装,提高起落架试验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落架试验加载假轮,该加载假轮通用性高,用于模拟真实机轮对起落架试验件进行载荷加载。尤其是在轮胎压缩量或缓冲器压缩量变化的情况下,特别适用于起落架静力试验与疲劳试验。
本发明提供的起落架试验加载假轮,包括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起落架轮轴两端的两个假轮主体,所述任一假轮主体上设置有轮胎接地点加载接头、轮轴航向加载接头以及两个轮轴垂向加载接头,所述轮胎接地点加载接头沿设置在假轮主体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在假轮主体上,所述滑槽的轨道方向为自假轮主体的转动轴处向远离起落架主体的方向延伸,所述轮轴航向加载接头设置在所述假轮主体的转动轴处,所述两个轮轴垂向加载接头分别设置在假轮主体的转动轴的两侧。
本发明通过轮胎接地点加载接头模拟轮胎受地面作用产生的载荷,其作用方向与轮轴航向加载接头的作用方向一致,均为自接触点向与飞机或机轮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轮轴航向加载接头作用在假轮主体的中心处,即加载接头的转动轴处,而两个轮轴垂向加载接头的作用方向恰好与轮轴航向加载接头处受力方向垂直,为自假轮主体向起落架主体方向作用。
优选的是,所述轮胎接地点加载接头的一端套接在位于所述滑槽内的螺杆上,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滑槽端部的驱动机构调节螺杆的转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扳手。
优选的是,所述起落架试验加载假轮还包括调节拉杆与刹车摇臂,所述刹车摇臂的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在起落架轮轴的两端,另一端与调节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调节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假轮主体上,所述调节拉杆为可伸缩结构。通过对调节拉杆的长度调节,实现假轮安装角度的调节。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调节拉杆为旋转伸缩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起落架试验加载假轮轮胎接地点加载位置可调,可以满足不同的轮胎压缩量加载需求;
该起落架试验加载假轮可变安装角度较大。可以保证假轮安装精度,从而保证载荷加载点位置精度;同时在摇臂式起落架试验中,可满足不同缓冲器压缩量下的加载需求;
将轮轴中面上的垂向载荷分到前后两个加载点上,扩充了垂向加载作动筒的安装空间,同时为平衡附加矩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起落架试验加载假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565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飞行安全保障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潮防污染血糖试纸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