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的推杆和发动机及气门间隙的自动调节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756473.3 | 申请日: | 2016-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1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志;武海滨;朱涛;李伟;田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22 | 分类号: | F01L1/22 |
| 代理公司: | 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城区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压电致动器 气门间隙 推杆 电压可调 人力成本 上端 下端 发动机技术领域 电源电连接 凸轮轴传动 传动连接 电压变化 动摇臂 摆动 伸长 短臂 摇臂 拆卸 电源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推杆和发动机及气门间隙的自动调节方法。不需要拆卸发动机就能够对所述发动机的气门间隙进行自动调节,操作简单方便,能够节省人力成本,减少发动机的运行隐患。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对所述气门间隙进行调节使得操作不方便,人力成本增大,同时容易为发动机带来其他隐患的缺陷。一种发动机的推杆,包括:压电致动器,所述压电致动器的下端用于与凸轮轴传动连接,上端用于与摇臂的短臂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压电致动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电压可调电源电连接;所述压电致动器用于在所述电压可调电源的电压变化时发生伸长或缩短,带动摇臂摆动,以对气门间隙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推杆和发动机及气门间隙的自动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中的气门通常设置在气缸盖上,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处于高速状态,温度较高,因此如气门挺杆、气门杆等零件受热后伸长,便会自动顶开气门,使气门与气门座关闭不严,造成漏气现象,为了避免热胀冷缩对配气机构产生影响,在进排气门杆尾端与摇臂上调整螺钉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这一间隙,就是气门间隙。
随着发动机的不断运行,机械部件之间摩擦会导致气门间隙变小,气门间隙变小会导致气门关闭不严,产生漏气,从而会影响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并且机械部件之间碰撞噪音较大,因此,在发动机运行时间较长使得气门间隙变小时需要对气门间隙进行调整,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拆卸发动机气缸盖后通过人工对所述气门间隙进行调节,操作不方便,人力成本增大,同时在人工调节时容易为发动机带来其他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推杆和发动机及气门间隙的自动调节方法。不需要拆卸发动机就能够对所述发动机的气门间隙进行自动调节,操作简单方便,能够节省人力成本,减少发动机的运行隐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推杆,包括:
压电致动器,所述压电致动器的下端用于与凸轮轴传动连接,上端用于与摇臂的短臂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压电致动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电压可调电源电连接;所述压电致动器用于在所述电压可调电源的电压变化时发生伸长或缩短,带动摇臂摆动,以对气门间隙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推杆还包括杆状壳体以及传动部件,所述杆状壳体的上端开放,下端封闭,所述压电致动器和所述传动部件从下到上依次穿设于所述杆状壳体内,所述压电致动器的下端与所述杆状壳体的封闭端上表面接触连接,上端与所述传动部件的下端接触连接,所述传动部件的上端伸出所述杆状壳体外部与所述摇臂的短臂一端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穿设于所述杆状壳体的承压体和支撑体,所述承压体的下端与所述压电致动器的上端接触连接,所述承压体的上端、所述支撑体的下端以及所述杆状壳体围合成液压腔。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包括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
所述气门传动组包括:摇臂、凸轮轴和如上所述的推杆,所述摇臂的短臂一端与所述凸轮轴通过所述推杆传动连接,所述摇臂的长臂一端与所述气门组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门传动组还包括挺柱,所述挺柱的下端与所述凸轮轴连接,上端与所述杆状壳体的封闭端的底部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和如上所述的配气机构;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压可调电源电连接,用于对所述电压可调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
可选的,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发动机的运行工况以及累积运行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56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目标煤层的煤层气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配电线路负载率计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