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直动式梯度转阀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47609.4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5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宋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珊珊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直动式 梯度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直动式梯度转阀,尤其应用于伺服系统中。
背景技术
电液伺服转阀作为直动式电液伺服阔的一个分支,顾名思义,它驱动阀芯(或阀盘)作旋转运动直接或间接来实现油路的开闭、换向和流量调节。从驱动阀芯运动上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单自由度直驱转阀、单自由度间驱转阀和双自由度阀。单自由度直驱转阀直接通过旋转阀芯即可实现四通功能;单自由度间驱转阀一般通过旋转驱动阀芯使主阀芯转动或轴向移动而实现功能;双自由度的转阀通过旋转阀芯间接的使自身产生移动来实现功能。其中,双自由度的转也称为阀。单自由度直驱转阀为一级阀,控制流量一般较小;单自由度间驱转阀和阀可以视为利用液压力驱动的二级阀,可以实现大流量控制。
在通过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位移或力加载的试验仪中,额定流量的伺服阀限制了大范围加载时的精度。以测试土壤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三轴试验仪为例,试验中为了研究土样的变形特性,需要通过电液伺服系统来加载不同振幅的力,观测其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为此针对不同试样预备不同额定流量的伺服阀,这样才能保证试验时的控制精度以得到理想的试验数据。但是频繁更换伺服阀过程中易将灰尘、杂质等物质混入液压油路中,造成伺服阀失灵。即使采用几个不同流量的伺服阀并联并在其中切换的方式也由于结构尺寸较大、切换繁琐、成本较高而在很多场合无法采用。所以,研制一种额定流量可变的伺服阀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直动式梯度转阀密可调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直动式梯度转阀,该型新型直动式梯度转阀具有良好的可调性能,锁紧效果,防止内固定套筒的转动,在其右端外部套有紧定弹簧,同时也防止限位螺钉松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当阀芯位于零位时,两对矩形阀口全部关闭,此时转阀不工作;当阀芯逆时针旋转时,阀口打开,高压油经环形槽,再经轴向孔和径向通孔进入阀芯容腔,通过阀口,经环形槽2进入油口;工作油口B的回油则由环形槽3通过阀口、阀芯容腔、径向通孔,轴向孔后进入环形槽,经环形槽从回油口流出;当阀芯顺时针旋转时,工作口液流方向与逆时针时相反,使转阀具有四通功能。
转阀通过阀芯转动实现液流流量的控制功能,当移动阀芯时,阀芯与阀套之间的开口遮盖面积产生变化从而使形成的过流面积产生变化;移动阀芯到一定位置,使轴向位移为一定值,然后阀芯转动控制流量,不同的位移量,阀的额定流量也不同,这样使得阀成为额定流量可变的伺服阀;测微螺杆与阀左透盖间有密封圈,防止油液泄漏。测微螺杆左端与示数块通过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安全阀具有较好的锁紧效果,防止内固定套筒的转动,在其右端外部套有紧定弹簧,同时也防止限位螺钉松动;对保持罩起到限定作用,防止其轴向移动;阀芯左端轴与角接触球轴承间配合要求降低,加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滑阀主体部分的轴向截面图。
图1中,1-5为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的,方案中主阀体部分主要由阀芯、阀套和阀体三部分组成。如图1,阀体内部表面沿轴向开有环形槽1, 2, 3, 4, 5,通过阀体直孔分别与工作油口T, A, P,B,T相连,阀套上采用局部开口,因需要设计的阀流量小,所以较小的阀口过流面积能够满足条件。
优选的阀套阀口形状为矩形,以满足线性流量,阀口a, b. c沿径向对称分布,且分别与工作油口T,P,T相通;阀套上与工作油口A,B相通的油口没有特殊要求,所以加工成圆形,也沿径向对称分布,阀芯凸肩与阀套上的阀口a, b, c恰好封闭,使阀具有零开口特性。
优选的,阀芯上与工作油口A,B相连的左右油腔,其上下部分由径向通孔m, n连接,使上下腔油压相互平衡。
优选的,当阀芯向右移动时,阀口b, c同时打开。高压油经过P口进入阀体内环形槽3,通过阀口b进入阀芯左腔然后由工作油口A流出;工作油口B的油液通过阀芯右腔经过阀口c由T口流出。当阀芯向左移动时,阀口a, b同时打开。高压油经过P口进入阀体内环形槽3,通过阀口b进入阀芯右腔然后由工作油口B流出;则工作油口A的油液通过阀芯左腔经过阀口a由T口流出。阀芯的左右移动实现四通伺服阀的液流控制机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珊珊,未经宋珊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476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