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钣金拉延成形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09801.4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5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岳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0 | 分类号: | B21D22/20;B21D37/10;B21D53/9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郭平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拉延 成形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钣金复杂零件成形工艺范畴,提供一种针对复杂钣金零件成形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钣金封边框类零件,若零件外形并不十分复杂、曲率较小的情况下,一般采用传统的成形方式,数控或剪板机下料,根据实际情况核定是否需要经过退火、淬火等热处理过程,再经过胎膜或冲压等方式进行成形;但是对于外形复杂、曲率较大的钣金零件,上述的方法就并不适用,通常来说采用冲压引伸成形或是数控拉弯机进行拉弯成形,但是由于材料过薄,在放料的过程中,板料放料较多,在曲率大的地方出现“波浪”“起皱”现象,在装配过程中造成型面不贴合,无法完成铆接装配,特别是在胶接的过程中,胶接面不平,造成胶接面脱胶,后果严重;还有的零件限于材料本身的极限延伸率,不能采用一般的冲压引伸的方法,即便可以采用多次拉伸的方法成形出该类零件,也存在成形成本高,成功率较低的问题,零件周边还可能存在破裂、滑移线、粗晶、“桔皮”、起皱等成形缺陷,此外有一部分超薄材料钣金零件,由于尺寸较大,再加上材料过薄,这些零件特征使得其成形难度更大,也是传统工艺方法不能实现的,为了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采用引伸成形与77000T液压机成形相结合、利用拉延筋(或拉延坎)增大材料流动阻力的工艺方法,即拉延成形法。
发明的内容
对于大多数材料超薄类零件,大部分以封边框的形式出现,这类零件大都外形复杂、曲率较大、成形起来较为困难,见附图1;
飞机钣金拉延成形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下料
数控机床或剪板机下料。
2、除油
利用三氯乙烯除油,要充分使得三氯乙烯液漫过材料表面。
3、倒毛刺并砂光断面
4、用毛刺刀将毛刺刮干净,用锉刀将断面砂光。
5、退火
由热处理工段进行退火处理。
6、77000T液压机+拉延模成形
启动77000T机床,将压力系数调至所需要的压力值上,通常采用400MPa;将拉延模放在液压机工作台上,用清洁工具清洁胎面表面,。将材料覆盖胎膜上,盖上橡胶囊,开始运行,进入成形阶段,3-5分钟后退出成形台面,检视成形效果。
7、淬火
成形合格后,将制品送到热处理工段,进行淬火处理,然后返回钣金工段。
8、77000T液压机+拉延模校形
淬火后材料内部应力结构发生改变,需要再上拉延模进行校形,若回弹量大,则在工装型面增设回弹量,合格后送交检验。
9、做均质检验及表面防护
成形完毕后,由检验复验合格后,送去均检站做电导率及硬度值检测,合格后转到喷漆氧化车间做氧化处理,然后按图纸要求喷漆做表面防护,防止腐蚀生锈等。
10、最终检验
由检验做最后一次全工序复验,合格后交付装配车间。
发明的效果
1、将77000T液压机成形与汽车拉延模、落锤模、引伸原理等生产工艺完美结合在一起。
2、在成形工装上增设拉延筋或拉延坎等柔性拉伸的方法。
3、此种成形工艺方法完全适合航空企业产品的生产特点,品种多、批量小,而且操作容易。
4、完美的解决了超薄材料复杂零件成形困难的问题。
5、在同一套工装上可以完成多道工序,包括修边和切边等。
6、高强度液压可以减少制品的回弹,使手工的校正量减少到最低。
7、提高成形合格率,降低材料损失率。
8、一次可以提高多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超薄类典型零件图。
图2:超薄类典型零件侧面示意图
图3:传统工装。
图4:带有拉延筋和拉延坎的改进工装。
图5:传统型模。
图6:带有拉延筋拉延坎的改进工装。
具体实施方式
以附图1中所示零件为例具体阐述一下零件的成形过程:
1、下料
利用数控机床或剪板机下料
2、除油
利用三氯乙烯除油。
3、倒毛刺并砂光断面
将毛刺倒掉并将断面砂光,防止零件出现裂痕
4、退火
经过退火处理,使材料由硬状态转化为软状态,降低成形难度,消除板料中
应力,使零件免于拉裂。
5、液压机+拉延模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9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面包边压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伸模零件延迟脱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