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行降挡工况下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97423.2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3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贺军;马春狮;张东波;王晓伟;虞璐伊;岳甫营;韩冬;罗品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61/04;F16H59/50 |
代理公司: | 11304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行 工况 离合 变速器 换挡 控制 方法 装置 | ||
一种滑行降挡工况下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其中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换挡过程中,当监测到油门信号时,向待分离离合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待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从而避免与待分离离合器相连接的传动部件之间发生交变冲击,进而消除其由于交变冲击产生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行降挡工况下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滑行降挡、在滑行降挡过程中踩油门都是常见的驾驶员的驾驶方式。其中,滑行降挡指的是驾驶员松开油门、发动机不传递动力,而汽车由于惯性仍旧保持行驶、车速下降的行驶状态。在滑行降挡的过程中,发动机处于倒拖状态,其由车轮带动转动。而滑行降挡过程中踩油门是一种常见的驾驶员改变意图的驾驶方式,当驾驶员踩油门后,发动机开始重新传递动力,以带动车轮转动,从而转为正拖状态。
对于双离合变速器而言,变速器内部的传动部件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传动间隙。在滑行降挡过程中踩油门、发动机从倒拖变为正拖的过程中,与待分离离合器相连接的传动部件之间发生扭矩交变(即扭矩传递的方向变化)而产生交变冲击,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克服传动间隙带来的噪音,严重影响车辆的NVH品质和驾驶体验。其中,NVH中的“N”指噪声(Noise),“V”指振动(Vibration),“H”指声振粗糙度(Harshness),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不平顺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汽车在滑行降挡过程中踩油门时,与待分离离合器相连接的传动部件之间极易发生交变冲击而产生噪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滑行降挡工况下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控制方法,包括:在换挡过程中,当监测到油门信号时,向待分离离合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待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
可选的,在所述换挡过程中,向待接合离合器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待接合离合器完全接合。
可选的,在向待分离离合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获取当前目标挡位;根据所述当前目标挡位确定待分离离合器、待接合离合器。
可选的,还包括:获取当前油门开度;确定发动机在所述当前油门开度、所述当前目标挡位下要达到的需求扭矩;获取发动机的当前扭矩;在向所述待分离离合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后,判断所述当前扭矩是否达到所述需求扭矩;在所述当前扭矩达到所述需求扭矩时,发出结束信号,用于指示正在进行的换挡过程结束。
可选的,在向所述待分离离合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后、所述当前扭矩未达到所述需求扭矩之前,还包括:获取发动机的当前转速;在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达到设定转速时,发送限扭请求、以将所述发动机的扭矩限制在请求扭矩值,所述请求扭矩值大于所述当前扭矩且小于所述需求扭矩,所述设定转速小于当所述待接合离合器的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同步时的转速;在发送限扭请求后,判断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是否与所述待接合离合器的转速同步,如果是,发送扭矩恢复请求,以使发动机的扭矩上升至所述需求扭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滑行降挡工况下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控制装置,包括:监测单元,用于在换挡过程中,监测油门信号;指令单元,用于当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油门信号时,向待分离离合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待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
可选的,所述指令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换挡过程中,向待接合离合器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待接合离合器完全接合。
可选的,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指令单元在向待分离离合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之前,获取当前目标挡位;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目标挡位,确定待分离离合器、待接合离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97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