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葡萄酒中酰胺类杀菌剂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77633.5 | 申请日: | 2016-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4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 发明(设计)人: | 韩超;刘滨;金娜;沈燕;陈瑶;黄芙珍;朱振瓯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超 |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 代理人: | 曾建芳 |
| 地址: | 32502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酒 中酰胺类 杀菌剂 萃取 色谱 串联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领域,涉及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具体是指一种葡萄酒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等4种酰胺类杀菌剂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葡萄酒这一集营养性、功能性以及文化品位于一体的特殊饮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浙江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近年来葡萄酒消费量增长迅速,特别是进口葡萄酒。浙江口岸进口葡萄酒贸易额一直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2015年,浙江口岸共进口葡萄酒3.11万吨,比上年增长10.2%,货值1.2亿美元,市场交易额35亿元,进口量排名仅次于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口岸。葡萄酒消费市场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不论是进口还是国产葡萄酒,葡萄作为其最主要的生产原料在田间管理过程中,为防止病害发生,通常会喷施一定量的农药,有些农药在葡萄酒生产发酵过程中不易去除分解,会不同程度地残留在葡萄酒中,给饮用者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2013年,美国环境工作组(EWG)发布的 “最肮脏果蔬”黑名单中,葡萄位列第三,共检出15种农药残余成分,而在含有的农药种类方面,葡萄则位居榜首,总共含有64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因此,葡萄酒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不容小觑。
目前,有些国家已经对酰胺类农药在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量做了严格规定,如欧盟法规规定:在葡萄中吲唑磺菌胺(Amisulbrom)的最大残留量为0.5 mg/kg,氟啶酰菌胺(Fluopicolide)的最大残留量为2.0 mg/kg,硅噻菌胺(Silthiofam)和啶酰菌胺(Boscalid)的最大残留量更是低至0.01 mg/kg。这些法规在保护消费者健康利益的同时,也是重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
因此,建立准确、可靠地测定葡萄酒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等4种酰胺类杀菌剂的含量非常重要。
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一般采用色谱技术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技术有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等方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则要兼具两种技术为一体,检测结果要同时提供目标物的结构信息和数量信息,根据欧盟委员会非强制执行法案2002/657/EC的规定,对禁用药物进行确证检测的方法必须能提供结构方面的信息,且要达到该法案规定的4个确证点。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近些年来已成为食品中恒量有机污染物残留检测和确证最重要的手段。气质联用技术具有其他检测方法无可企及的显著优势: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特异性,不仅可对已知物质进行精确定量和确证,还可对未知化合物进行高效的定性识别和结构解析。
目前,由于国内外无相关标准或文献可循,因此,有必要对葡萄酒中的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等4种酰胺类杀菌剂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对葡萄酒中吡唑类杀菌剂进行监测,同时为国内葡萄酒企业出口到欧盟等地区时,能出具符合欧盟委员会非强制执行法案2002/657/EC的规定的检测数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酒中酰胺类杀菌剂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能够对葡萄酒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等4种酰胺类杀菌剂同时进行测定,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为葡萄酒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葡萄酒中酰胺类杀菌剂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待测样品的制备:称取4.7-5.3g葡萄酒样品,葡萄酒中加入超纯水,混匀后得到待检液;
(二)待测样品的净化:将固定相萃取柱进行预处理,将步骤(一)制备的待检液上萃取柱,经水和甲醇/水溶液淋洗除去杂质,再用洗脱溶剂洗脱固定相萃取柱上的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得到洗脱液,将洗脱液浓缩富集后,用甲醇溶剂稀释并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得到待测样品溶液;
(三)标准溶液的配置:配制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溶液阶梯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该校准工作溶液的浓度为1.0 ng/mL、2.0ng/mL、5.0 ng/mL 、10.0 ng/mL 和20.0 ng/mL,内标物啶酰菌胺-D4浓度为1.0 n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超,未经韩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77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射筒W形弧形板及其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刷卡智能购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