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烟灰缸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53556.X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96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郑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策 |
主分类号: | A24F19/14 | 分类号: | A24F19/14;A24F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599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烟灰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灰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烟灰缸。
背景技术
随着烟卷的产生,吸烟后将烟蒂放在烟灰缸里面,挤压灭火。但是,挤压灭火十分的不方便,于是人们在烟灰缸里倒入一定的水,这样,吸烟后直接将烟蒂丢入烟灰缸即可。
但是,这样就必须经常要清洗烟灰缸,而且,烟灰缸里污水蒸发会使室内有异味,不利于健康。
例如,专利号为CN0112307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熄火功能的烟灰缸,其主要是利用形成的密封腔室来使烟蒂缺氧而熄灭。但是,通过缺氧使烟蒂熄灭时间较长,且无法确保装置的密封效果。另外,多个人同时吸烟,第一个人先抽完并将烟蒂放入该装置,第二个人抽完后,要等待第一个人的烟蒂熄灭才能将烟蒂放入,十分不便,且无法有效判断该烟蒂是否由于缺氧而熄灭。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烟灰缸,使得不同时间丢入的多根烟蒂都能有效熄灭。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烟灰缸。包括盒体,该盒体包括盒体上部、盒体下部;所述盒体上部、盒体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盒体上部设有竖直的分隔板,该分隔板将盒体上部分隔成熄灭室和烟灰室,且在熄灭室上方设有烟蒂进口,在烟灰室上方设有烟灰进口;所述熄灭室内部设有用于熄灭烟蒂的引导机构、接受机构、压灭机构、动力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转轮;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两个用于引导烟蒂下落方向的挡板,且该第一通道位于烟蒂进口下方并将烟蒂引入到转轮;所述转轮位于第一通道下方,该转轮包括第一转轴和位于第一转轴上的多个叶片,相邻的两叶片形成用于容纳烟蒂的接受腔;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两个用于引导烟蒂下落方向的挡板,且该第二通道将烟蒂引入接受机构;所述接受机构包括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的接受座;所述接受座包括底板和对称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侧板,且接受座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所述压灭机构包括丝杆、导杆、连接套、安装板、压块;所述连接套通过螺纹安装在丝杆上,且其一侧套接在导杆上,另一侧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上设置有弧形滑轨,该弧形滑轨内设有滚轮且滚轮与弧形滑轨一端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滚轮上连接有竖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压块为与接受座相配合的梯形,且其内部对称的设有两根滑轨;支撑板两端设置在所述滑轨内,且支撑板与所述接受座内部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且通过第一减速齿轮组驱动第一转轴;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且通过第二减速齿轮组驱动第二转轴;第三电机为伺服电机且通过第三减速齿轮组驱动丝杆;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叶片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熄灭室上部内壁,所述丝杆的上端通过平面球轴承安装在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滑轨为圆弧,且其转角为90°。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滑轨的圆心位于第二转轴轴线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挡板均设置在盒体上部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设置在熄灭室上部内壁,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个挡板连接在第三转轴上并通过转轴旋转关闭烟蒂进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电机,第四电机为伺服电机且用于驱动第三转轴,第一通道中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的挡板上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烟蒂进口两侧的壁面向下倾斜形成用于引导烟蒂滚落向烟蒂进口的斜面。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对烟蒂进行自动灭火,安全可靠;
2、只需将烟蒂丢入到盒体的斜面上即可,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3、不同时间丢入的多根烟蒂都能熄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机器人烟灰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机器人烟灰缸压灭烟蒂时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0接受机构
11第二转轴
12接受座
20第二通道
30转轮
31第一转轴
32叶片
40第一通道
411号挡板
42第三转轴
50压灭机构
51安装板
52丝杆
53连接套
54导杆
55弧形滑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策,未经郑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535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