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通道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49878.7 | 申请日: | 2016-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8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尹来容;肖杰粮;黄娟;张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6/14 | 分类号: | E04H6/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通道 垂直 循环 立体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通道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快,车辆的拥有量在飞速增长。车辆的不断增多,城市道路设施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造成了动态交通的严重阻塞。同时停车场地设置的不合理,出现了严重的占道停车,占用居住小区绿地,造成静态交通混乱现象,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挤,破坏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城市形象,破坏了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的关系,形成了恶性循环。目前我国城市内大部分都采用平面式停车场,该种停车场占地面积大、设备复杂、有效停车位置少、对人员车辆安全的保障性差。平面式停车场由于上述占地面积大、造价高、存车效率低,人员与车辆安全保障差等弊病,对于开发商的效益和业主的使用都非常不利。因此,立体车库作为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停车方式正在不断得到发展和应用。
目前,虽然国内外已有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在投入生产与运营,但是普遍存在空间利用率低,进出库车位少、取车时间长、速度慢,不智能、不方便等问题。专利号为201610157901.0,名称为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的公开发明专利提出了利用地下空间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方案包括主体架构、升降传动装置、电气控制系统、固定滑轨和载车托架,升降传动装置受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主体架构包括地上部分和低下部分,地上部分为前、后对应的矩形框架结构,地下部分为地面以下的空坑结构,固定滑轨为环形结构,两个固定滑轨通过连接件与前后框架连接、对应安装在前后框架之间,固定滑轨下端延伸至地下部分,载车托架成对设置,两个载车托架通过连杆支架连接成对,若干对载车托架通过连杆支架与升降传动装置和固定滑轨连接,若干对载车托架通过升降传动装置的驱动、沿固定滑轨上下循环运动。该发明专利虽然提出了利用地下空间和载车板通过连杆成对设置的方案,的确节约了土地资源,增加了存取车车位,但是载车板通过连杆成对设置连在一起,当其运动到轨道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时载车板容易发生晃动,停放在其上的车辆容易倾覆;另外,载车板成对设置,增加了地下空间的施工量,提高了车库的建造成本。专利号为201521031631.6,名称为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驱动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利用拖曳链带动载车板循环运动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方案包括立式传输框架,其包括竖直导轨;载车板,其安装到所述立式传输框架内并能够沿所述竖直导轨升降;连接到主电机的电机减速机;传动链系统,其连接到所述电机减速机,并安装在所述立式传输框架的外侧;主轴组件,其安装到所述立式传输框架内,并包括:连接到所述传动链系统的主轴和同轴地安装到所述主轴上的槽轮;拖曳链系统,其连接到所述槽轮并连接到所述载车板以驱动所述载车板运动。该实用新型专利的驱动系统采用电机带动槽轮,槽轮带动拖曳链循环运动的技术方案,存在传动效率低,精度不高等缺陷;另外,其存取车只有一个通道,在存取车高峰期容易发生拥堵。专利号为201610199642.8,名称为一种宽度可调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包括机架,机架的前后两侧悬吊有若干能上下循环运动的载车吊架,所述载车吊架底部为车位托盘底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载车吊架上下循环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下部的横穿机架的传动纵轴,传动纵轴的左右两端各安装有拨齿链轮,架体顶部的两拨齿链轮的正上方位置各安装有径向外周表面光滑的转动圆盘;机架的左右两侧从上到下对应设有循环大链节链条,机架左侧的四个角上活动连接有循环大链节链条轨宽调整滚轮;循环大链节链条通过若干三角链板间隔悬吊有若干载车吊架。该发明专利通过适当调整挂放载车吊架的宽度、高度、数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车库不同需求,实用性较强,但是该发明进出库只有一个车位,存取车效率低。因此,研制一种双通道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已为急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通道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空间利用率低,进出库车位少、取车时间长、速度慢,不智能、不方便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9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凝露式汇流箱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及汽车应急启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