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式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9493.0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1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一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04 | 分类号: | B65G23/04;B65G4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9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输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传统的输送机上的输送带需要进行转动,因此输送带上的全部重量均压在驱动转轴上,而驱动转轴又将全部的负载力传递给转轴两端的滚子轴承,这就造成滚子轴承上长期处于高负载状态下工作,将会减少滚子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其维护成本较高,从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输送带的最大负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其输送带的最大负载量大、故障率低,维护间隔时间长。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它包括传输带和至少两根用于带动传输带转动的转动辊,转动辊内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露置于转动辊外,所述转轴位于转动辊外的两端下方各自设有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与转轴之间通过斜齿轮传动,支撑杆的下端通过一平面轴承与底座转动配合,所述支撑杆位于底座和转轴之间的位置上套设有一导向套管,导向套管与支撑杆转动配合,且任一转轴的两端所对应的两个支撑杆上的导向套管之间通过一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支撑杆上的导向套管的外侧壁固定;
所述的平面轴承包括圆盘状的轴承本体,轴承本体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容置槽,任意容置槽的槽深均沿支撑杆的转动方向线性增大,各容置槽内均设有一滚珠,滚珠的直径大于容置槽沿周向所对应的较小一端的槽深,且小于容置槽沿周向所对应的较大一端的槽深,当轴承本体安装于底座上时,支撑杆转动过程中对于轴承本体的周向作用力F驱使滚珠与底座的安装腔的内壁紧配合。
所述的容置槽为六个,六个容置槽沿轴承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容置槽位于轴承本体的轴向所对应的两内侧壁上近槽口位置分别设有一档条,用于限制滚珠从槽口位置滑脱,档条的两端沿容置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至与容置槽的内侧壁固定。
所述档条位于容置槽槽深较小一端所对应的位置设有一缺口,用于供滚珠置入容置槽内。
轴承本体的上端面位于中心位置内凹形成中心油槽,轴承本体的上端面上沿中心油槽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扇形的子油槽,所述轴承本体内设有供油孔,用于供给中心油槽油液,各子油槽近中心油槽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与中心油槽连通的过油槽,所述子油槽的槽底上沿轴承本体的周向所对应的两端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轴承本体内对应于各子油槽所在的位置分别设有用于连通各自子油槽所对应的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的连接油路。
所述子油槽和中心油槽之间设有一环形的过渡油槽,各子油槽分别通过各自的过油槽与过渡油槽连通,中心油槽内的油液溢流至过渡油槽内。
所述中心油槽的内侧壁上近槽底位置设有一过油斜孔,所述的过油斜孔沿水平方向朝下倾斜延伸,用于连通过渡油槽和中心油槽。
所述的过油斜孔近中心油槽所在位置的孔径小于与过油斜孔近过渡油槽所在位置的孔径。
所述中心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且所述中心油槽的槽底位置的直径大于中心油槽槽口位置的直径。
所述的过渡油槽内置入至少一个多孔的滤芯体,所述滤芯体为球形结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的一种带式输送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传输带上的负载大,可以同时运输较多的物件,其次,传输带上受到的重力方向的作用力均通过平面轴承支撑,而平面轴承采用液压方式,通过提高油腔压力即可提高平面轴承的负载力,因此传输带的负载重量增加对于平面轴承的影响较小,同时支撑杆与平面轴承之间无硬接触,因此磨损小,使用寿命长,另外通过容置槽和滚珠的设计,使轴承本体安装方便,同时其拆卸过程也简便,最后,支撑杆与轴承本体相对转动时,支撑杆与轴承本体之间形成油膜层,从而避免了转子转动过程中与轴承本体硬接触,因此摩擦力小、抖动小、转子转动平稳,同时无需设置滚动体,因此制造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动静压平面轴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动静压平面轴承部分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动静压平面轴承部分装入底座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动静压平面轴承部分装入底座上的侧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一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一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9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