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成形设备及自动成形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47238.2 | 申请日: | 2016-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77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顾福乾;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立讯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37/00 | 分类号: | B21F37/00;B21F11/00;B21F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成形 设备 | ||
1.一种自动成形设备,用以将金属丝裁断后再抵压成形为金属圈,其包括一支架、分别固定于支架上的一送料机构、一裁切机构、一输送机构、一成形机构及一顶退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枢接在支架上用以缠绕金属丝的圆盘、一第一夹抓气缸、一第一夹抓机构、一第一位移气缸及一第一活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抓气缸用来驱动第一夹抓机构夹抓住金属丝,所述第一夹抓气缸与第一夹抓机构固定于第一活动块上,所述第一位移气缸用来驱动第一夹抓气缸与第一夹抓机构跟随第一活动块向右侧移动,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一裁金属丝气缸及在裁金属丝气缸驱动下向下移动以裁断金属丝的刀片,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一第二夹抓气缸、一第二夹抓机构、一第二位移气缸及一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夹抓气缸用来驱动第二夹抓机构夹抓住裁断后的金属丝,第二位移气缸用来驱动第二夹抓气缸与第二夹抓机构跟随第二活动块向右侧移动,将金属丝输送至成形机构,所述成形机构包括一下压气缸、一下压块、一左侧气缸、一左侧压块、一右侧气缸、一右侧压块及一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用以放置金属丝,所述承载块顶面设有一收容槽,所述下压块能够在下压气缸驱动下,将金属丝向下抵压于收容槽内,促使金属丝成形为U形,所述收容槽的左右两侧壁设有左右贯穿的开孔,所述左侧压块及右侧压块能够在左侧气缸与右侧气缸驱动下,经由开孔进入收容槽将U形金属丝抵压为环形金属圈,所述顶退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一顶退气缸及与顶退气缸相连的顶退杆,所述顶退气缸能够驱动顶退杆向下移动以将金属圈顶退出承载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机构还包括用以驱动承载块向前移动至顶退机构位置的一第三位移气缸,所述收容槽上下贯穿承载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前后贯穿承载块,所述下压块向前凸出有用以把金属丝向下抵压入收容槽的圆形抵压轴,所述收容槽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抵压轴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块顶面设有位于收容槽左右两侧用以定位金属丝的弧形凹部,所述收容槽的左右内侧面设有直立的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抓机构具有向上凸伸的两夹抓臂,两夹抓臂之间设有定位金属丝的凹槽,所述两夹抓臂能够在第一夹抓气缸驱动下前后张开及合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用以支撑金属丝的一第一砧板,所述第一砧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具有两凸边,两凸边具有左右贯穿的用来供金属丝穿过的通孔,所述自动成形设备还包括一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一压金属丝气缸及在压金属丝气缸驱动下能够上下移动的一压金属丝工件,所述压金属丝工件位于第一砧板上方,所述压金属丝工件底面设有左右间隔开的两V形按压凸部及沿左右方向排成一排的打孔针头。
7.一种自动成形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缠绕金属丝的圆盘、一第一夹抓气缸、一第一夹抓机构、一第一位移气缸及一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夹抓气缸与第一夹抓机构固定于第一活动块上,所述第一夹抓气缸驱动第一夹抓机构夹抓住金属丝,然后,所述第一位移气缸驱动第一夹抓气缸与第一夹抓机构跟随第一活动块向右侧移动,第一夹抓机构拉动金属丝向右侧移动;
(2).提供一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包括一裁金属丝气缸及一刀片,裁金属丝气缸驱动刀片向下移动,刀片裁断金属丝;
(3).提供一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一第二夹抓气缸、一第二夹抓机构、一第二位移气缸及一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夹抓气缸驱动第二夹抓机构夹抓住裁断后的金属丝,然后,第二位移气缸驱动第二夹抓气缸与第二夹抓机构跟随第二活动块向右侧移动,将金属丝放置于一承载块上;
(4).提供一成形机构,所述成形机构包括一下压气缸、一下压块、一左侧气缸、一左侧压块、一右侧气缸、一右侧压块及一承载块,所述承载块顶面设有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左右两侧壁设有左右贯穿的开孔,所述下压气缸驱动下压块向下移动,将金属丝向下抵压于收容槽内,促使金属丝成形为U形,然后,所述左侧压块及右侧压块在左侧气缸与右侧气缸驱动下,经由开孔进入收容槽将U形金属丝抵压为环形金属圈;
最后,提供一顶退机构,所述顶退机构包括一顶退气缸及与顶退气缸相连的顶退杆,所述顶退气缸驱动顶退杆向下移动,将金属圈顶退出承载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立讯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立讯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72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手(K6107C)
- 下一篇:合页(W4331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