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等温锻造的包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45502.9 | 申请日: | 2016-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0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沈军;曲寿江;陈卓;冯艾寒;刘俞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3/00;B21J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间化合物 包套 坯料 高温防氧化涂料 等温锻造 预处理 变形过程 焊接密封 坯料表面 热量散失 生产效率 过渡层 涂覆 装入 湿润 | ||
1.一种适用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等温锻造的包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包套预处理;
(2)将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坯料表面涂覆高温防氧化涂料;
(3)在高温防氧化涂料保持湿润的状态下,将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坯料装入包套,并在包套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坯料之间设置过渡层;
(4)将包套焊接密封;
所述的过渡层为纸屑层和石墨粉,所述的石墨粉的粒度为100~300目,质量分数为1~5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等温锻造的包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套包括筒体与端盖,包套内表面光滑,所述的筒体与端盖的接触面的边缘分别设有用于焊接的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等温锻造的包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的内径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坯料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的筒体的厚度为坯料直径的1/2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等温锻造的包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套在等温锻造的温度不大于1000℃时采用低碳钢材质,在等温锻造的温度大于1000℃时采用不锈钢、纯钛或钛合金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等温锻造的包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套的预处理为先在碱性清洗液中通过超声清洗包套表面,然后使用清水冲洗,并用电热吹风机吹干表面水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等温锻造的包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防氧化涂料选用市售的K-01型高温抗氧化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等温锻造的包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层设置在包套顶部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坯料之间及包套底部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坯料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55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