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履带智能巡检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33354.9 | 申请日: | 2016-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2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智能 巡检 机器人 | ||
1.双履带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部分(1)、左履带行走部分(2)和右履带行走部分(3),机箱部分(1)设置在左履带行走部分(2)和右履带行走部分(3)之间,所述的机箱部分(1)包括机箱上盖(1-1)、环境信息集成传感器(1-2)、双目视觉传感器(1-3)、激光雷达(1-4)、机箱下箱体(1-5)、第一锂电池(1-6)、三维数字罗盘(1-7)、控制主机(1-8)和声光报警器(1-9),机箱下箱体(1-5)内设置有环境信息集成传感器(1-2)、双目视觉传感器(1-3)、激光雷达(1-4)、第一锂电池(1-6)和三维数字罗盘(1-7),双目视觉传感器(1-3)、激光雷达(1-4)和三维数字罗盘(1-7)均与第一锂电池(1-6)相连,第一锂电池(1-6)一侧设置有控制主机(1-8),机箱上盖(1-1)与机箱下箱体(1-5)配合,声光报警器(1-9)露出机箱下箱体(1-5)外部设置,所述的左履带行走部分包含右侧板(2-2)、中间支撑板(2-8)和左侧板(2-17),右侧板(2-2)、中间支撑板(2-8)和左侧板(2-17)构成主体框架,所述的中间支撑板(2-8)由第一上支撑轴(2-19)、第二上支撑轴(2-21)、第三上支撑轴(2-23)、第四上支撑轴(2-25)、第五上支撑轴(2-26)、第五下支撑轴(2-29)、第四下支撑轴(2-30)、第三下支撑轴(2-32)、第二下支撑轴(2-34)、第一下支撑轴(2-36)联接,且第一上支撑轴(2-19)、第五上支撑轴(2-26)、第五下支撑轴(2-29)、第一下支撑轴(2-36)与左侧板(2-17)联接,前轴(2-3)连接主体框架与前右履带轮(2-4)、前左履带轮(2-18)、第一直齿轮(2-5);主体框架通过后轴(2-13)与后右履带轮(2-12)、后左履带轮(2-15)联接,主体框架上还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2-9)、行走电机控制板(2-10)、驱动器(2-11)和第二锂电池(2-28),第二锂电池(2-28)上设置有锂电池充电孔(2-38),履带(2-37)通过第一上支撑轮(2-20)、第二上支撑轮(2-22)、第三上支撑轮(2-24)、第三下支撑轮(2-31)、第二下支撑轮(2-33)、第一下支撑轮(2-35)支撑设置,前右履带轮(2-4)、前左履带轮(2-18)前左履带轮通过履带(2-37)连接后右履带轮(2-12)及后左履带轮(2-15),前右防碰撞轮系(2-1)和后右防碰撞轮系(2-14)分别设置在履带(2-37)外中部前后侧,且前右防碰撞轮系(2-1)和后右防碰撞轮系(2-14)与沟槽轨道配合,24V直流电机(2-7)通过第二直齿轮(2-6)、第一直齿轮(2-5)与前轴(2-3)相连,前轴(2-3)通过前右履带轮(2-4)及前左履带轮(2-18)相连与履带(2-37)相连,履带(2-37)通过后右履带轮(2-12)及后左履带轮(2-15)与后轴(2-13)转动连接,机箱部分(1)通过联接板(2-16)与右履带轮(2-12)、后左履带轮(2-15)、前右履带轮(2-4)及前左履带轮(2-18)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履带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2-9)与远程控制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333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滚轮式服务机器人稳定控制与运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