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液面料缝合物及其缝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28898.6 | 申请日: | 2016-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5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吴美华;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美华;顾伟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8;B32B27/12;B32B27/36;B32B27/30;B32B27/28;B32B27/34;B32B7/12;B32B7/08;B32B37/12;B32B37/10;B32B3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面 缝合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隔液面料缝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液面料缝合物包括通过热封方法缝合的多个隔液面料层单元,各个隔液面料层单元包括:
至少一层隔液薄膜层,所述隔液薄膜层的组成至少包括第一高熔程组分和第二低熔程组分,其中第一高熔程组分的开始融化温度T1比第二低熔程组分的开始融化温度T2高10℃以上;
至少一层热塑性无纺布纤维层,所述热塑性无纺布纤维层的最高开始融化温度T3低于第一高熔程组分的开始融化温度T1;以及
位于所述至少一层隔液薄膜层和至少一层热塑性无纺布纤维层之间的非连续粘合层;
所述热封合方法的热封合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隔液薄膜层的完全融化温度T4,但高于所述热塑性无纺布纤维层的最高开始融化温度T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液面料缝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液薄膜层的厚度为3~200μm,优选为5~100μm,更优选为5~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液面料缝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高熔程组分的开始融化温度T1比第二低熔程组分的开始融化温度T2高15℃以上,优选高18℃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液面料缝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无纺布纤维层克重为1~500gsm,优选地5gsm~200gsm,更为优选地20gsm~50gs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液面料缝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连续的粘合层的克重为0.8~16g/m2,更优选为1~16g/m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液面料缝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熔程组分和/或第二低熔程组分选自聚烯烃及其衍生物、聚醋酸乙烯酯及其衍生物、聚氯乙烯及其衍生物、聚醋酸乙烯醇及其衍生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衍生物、聚酰胺及其衍生物、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液面料缝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无纺布纤维层选自聚酯及其衍生物纤维、聚酰胺及其衍生物纤维、聚烯烃及其衍生物纤维、生物基纤维、可降解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液面料缝合物的缝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方法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层隔液薄膜层和至少一层热塑性无纺布纤维层采用胶水进行点状贴合、冷却收卷、再进行胶水熟化形成所述隔液面料层单元,
将相邻两个隔液面料层单元叠放,以低于或等于所述隔液薄膜层的完全融化温度T4,但高于所述热塑性无纺布纤维层的最高开始融化温度T3的热缝合温度进行热封合以将相邻两个隔液面料层单元缝合,所述热封合的压力为0.01~1MPa,优选0.1~0.8MPa,时间为0.01~600秒,优选1~60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隔液面料层单元以相同材质的层相对的方式进行叠放。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缝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缝合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高熔程组分的开始融化温度T1,但高于所述热塑性无纺布纤维层的最高开始融化温度T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美华;顾伟,未经吴美华;顾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288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