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手机喇叭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618828.2 | 申请日: | 2016-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罗双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海纳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潼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尘 散热 功能 手机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机喇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手机喇叭。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设备外形都往轻薄方向发展,屏幕不断变大,而体积厚度都在 变小,越来越纤薄的造型和外壳对如何做好扬声器造成了困扰。一般的内置喇叭需要一定的空间作为发声腔体,如果需要做到重低音或者混音效果的话,需要的回声混响空间则更大。 而超薄手机的流行趋势,限制了内部的喇叭厚度,现在的手机一般厚度在 1CM以内,而从结构设计角度来说,留给喇叭腔体的厚度不会超过8mm,更有甚者是5mm以内,这对扬声器喇叭的结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原有的手机内喇叭设计,包括喇叭本体、混音空间以及喇叭本体下方的塑 胶垫片结构,该塑胶垫片保持喇叭整体的稳定性,隔离外界水汽和灰尘,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隔断作用。但是塑胶垫片的厚度较厚,则进一步减少了留给 喇叭本体的空间。目前也有通过硅钢片设置在外围固定件之间,但是这种方法,虽然减少了厚度,但是手机喇叭在长时间使用后,比如外放音乐,长时间免提通话等等,会产生比较多的热量,而采用塑胶垫片,散热不好,严重的可能导致喇叭烧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手机喇叭,该手机喇叭结构简单,能够隔离外界的水汽和灰尘,同时散热效果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手机喇叭,包括喇叭本体,外围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喇叭本体固定在外围固定件之间,所述外围固定件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中设置有防尘散热片,所述防尘散热片为波浪形的铜片。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散热片中部设置防共振双面胶。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中部在防共振双面胶下方设置有若干散热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该手机喇叭结构简单,能够隔离外界的水汽和灰尘,同时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外围固定件;2、喇叭本体;3、防尘散热片;4、散热孔;5、防共振双面胶;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到图2所示的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手机喇叭,包括喇叭本体2,外围固定件1,该喇叭本体2固定在外围固定件1之间,所述外围固定件1内壁设置有卡槽6,所述卡槽6中设置有防尘散热片3,所述防尘散热片3为波浪形的铜片。
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过程如下,首先将喇叭本体2安装在外围固定件1之间,然后将波浪形的铜片设置在外围固定件1内壁的卡槽6之中,由于防尘散热片3采用的是铜片,所以散热效果更好,为了更加增强散热的效果,将该铜片设置成波浪状,波浪状的铜片,表面面积更大,所以散热面积更大。同时,由于该防尘散热片3更薄,所以能够适应更加轻薄的手机。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散热片3中部设置防共振双面胶5。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中部在防共振双面胶5下方设置有若干散热孔4。本发明在防尘散热片3中部还设置有防共振双面胶5,同时在防共振双面胶5下方的防尘散热片3处设置有散热孔4,由于有防共振双面胶5的设置,所以散热孔4既增加了散热效果,也使得水汽或者其他杂质不会进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海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海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18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知功率减小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具有双振膜的差分电容式麦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