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形状决定方法及道次规程设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08864.0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9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相沢敦;山下悟;富村宏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铁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37/30 | 分类号: | B21B37/30;B21B37/40;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尹吉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决定 方法 规程 设定 | ||
本发明涉及锥形状决定方法及道次规程设定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能够决定关于作为滚轧对象的多种滚轧材料能得到良好的滚轧形状的滚轧条件,特别是中间轧辊的锥形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决定具备中间轧辊偏移机构(2)的冷轧机所具有的中间轧辊(10)的锥形状的方法,包括:输入工序,输入用于决定表示滚轧材料(8)的形状控制成为可能的范围的形状控制区域的除了锥形状以外的条件;和决定工序,决定锥形状,以使得在第一条件及第二条件下形状控制区域包含二维坐标平面的原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机所具备的中间轧辊的锥形状的决定方法、以及多级轧机中的道次规程的设定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冷轧中,具备中间轧辊的多级轧机(6级轧机、12级轧机、20级轧机等)被广泛应用。具备中间轧辊的多级轧机至少具备:将作为滚轧对象的滚轧材料(例如金属带)沿其厚度方向夹入的一对工作轧辊、设置在这一对工作轧辊各自背后的一对中间轧辊、以及经由该中间轧辊来支撑所述工作轧辊的一对支承辊。因为所述工作轧辊会受到滚轧材料的变形阻力而弯曲,所以多级轧机具备对滚轧后的薄板的形状进行控制的各种形状控制机构(形状控制单元)。
冷轧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在滚轧开始时对轧辊弯曲机或轧辊偏移机等形状控制机构的控制量进行初始设定,并且利用设置在轧机出口侧的形状检测器对滚轧中的滚轧材料形状进行测定,并基于测定结果来修正形状控制机构的控制量。
滚轧后的薄板的形状不但有端部伸展(在滚轧方向上,与薄板的中央相比板端部的伸展更长)、中部伸展(在滚轧方向上,与板端部相比中央的伸展更长)等单纯的形状不良,还有四分之一伸展或各种伸展组合而成的复合伸展。因此,优选在薄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对滚轧形状进行评价。具体而言,通常利用板端部及四分之一部相对于板宽中央的伸展率差来评价滚轧形状,并且对形状进行控制,以使得各自的伸展率差成为目标值。再者,所谓四分之一部,是指板宽方向上的薄板的中央与板端部之间的部分。
在6级轧机、12级轧机、20级轧机等多级轧机中,作为形状控制机构,有时采用使在单侧端部设置有1级或多级的锥的中间轧辊在轴方向上移动的中间轧辊偏移机。中间轧辊偏移机辊通过使中间轧辊在轴方向上移动而使锥部移动,由此使中间轧辊与工作轧辊及支承辊的接触载荷分布发生变化,对滚轧后的薄板的形状进行控制。然后,如果中间轧辊的锥形状(锥角、锥长度)适合,那么与中间轧辊偏移机及轧辊弯曲机等形状控制机构组合起来,利用高精度的形状控制系统进行形状控制,由此可有效地进行形状控制,从而得到良好的滚轧形状。但是,中间轧辊的锥形状的决定依仗于基于经验的试错实验,有时因为锥形状不适合,而无法得到良好的滚轧形状。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利用数值分析模型,预测滚轧形状,使得该预测形状尽可能接近于目标形状的方法。详细而言,记载了如下方法:利用包含未知数的4次以上的函数对多级轧机的中间轧辊形状进行近似计算,利用最小二乘法来决定表现中间轧辊形状的未知数。
但是,在生产管理上,难以按滚轧材料的板宽、板厚、材质等每个滚轧条件来变更中间轧辊的形状。因此,在制造现场,优选利用同一形状的中间轧辊在宽范围的滚轧条件下进行滚轧。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方法中使形状适合化的中间轧辊的情况下,难以利用同一形状的中间轧辊,在该中间轧辊作为对象的全部滚轧条件下获得良好的滚轧形状。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以下方法:进行形状预测的数值分析,并且决定形状评价函数,而决定多级轧机用中间轧辊的锥形状,以使得即便在标准的滚轧道次规程以外也能得到良好的滚轧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62-142012号公报(1987年6月25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6-39414号公报(1994年2月15日公开)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铁日新制钢株式会社,未经日铁日新制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08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余钢返回线的铁水倒罐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永磁体制作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