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温度控制的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07480.7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4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赵炜;徐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D15/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刘尔才 |
地址: | 2661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管 热管 上集管 下集管 温度控制系统 换热管 回流管 冷凝 设置控制装置 智能温度控制 吸热 电加热装置 相邻换热管 传统热管 串联结构 流体通过 热管设备 冷凝端 圆弧形 蒸发端 管内 过冷 过热 换热 流体 连通 蒸汽 蒸发 自动化 应用 | ||
1.一种热管,包括下集管、上集管、换热管束和回流管,所述换热管束与下集管和上集管相连通,所述下集管是蒸发端,冷凝端包括上集管,流体在下集管内吸热蒸发,在上集管内冷凝,冷凝的流体通过回流管回到下集管;回流管连接下集管和上集管的两侧端部的位置,所述下集管中设置电加热装置;所述热管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热管内的蒸汽温度;
所述换热管束为盘管,每个盘管包括圆弧形的多根换热管,相邻换热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换热管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换热管的端部形成换热管自由端;多根圆弧形的换热管的中心线为同心圆的圆弧,所述同心圆是以上集管的横截面的中心为圆心的圆;
下集管的内径为R1,上集管的内径为R2,换热管的外径为D,相邻换热管的中心线的距离是L,满足如下关系:
10*(R1/R2)=a-b*Ln(5*D/L),其中Ln是对数函数,a,b是系数,
其中17.03<a<18.12,9.15<b<10.11;
55mm<R1<100mm;95mm<R2<145mm;
25mm<D<80mm;40mm<L<120mm;
0.45<R1/R2<0.88;
0.5<D/L<0.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所述换热管束内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换热管束内生成的蒸汽的温度;加热棒通电加热,受热后流体在真空状态下迅速雾化,充满于各盘管、上集管、下集管;当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达到预定的第一温度,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当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低于预定的第二温度,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棒进行加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高于第二温度5-20摄氏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高于第二温度8-13摄氏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位于下集管的中部位置和底部之间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a=17.54,b=9.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074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钻孔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电热盘管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