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生物反应器生产山参培养根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592050.2 申请日: 2016-07-26
公开(公告)号: CN107646674B 公开(公告)日: 2020-06-16
发明(设计)人: 侯剑英;王晓东;庄欠民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马驰
地址: 117000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采用 生物反应器 生产 培养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是一种采用生物反应器生产山参培养根的方法,将新鲜的山参切块后诱导培养为外植体愈伤组织,再从该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出不定根组织称之为山参培养根,山参培养根在含有蔗糖和IBA的优化过的SH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内震荡扩增培养,至山参培养根充满整个三角瓶;三角瓶培养后又接种至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在所需温度和通气控制范围内,在液体培养基中快速生长繁殖,针对山参培养根的生长过程添加了生长促进剂和人参皂甙生成诱导剂,山参培养根在生物反应器内培养结束后,再经清洗、浸泡、干燥,最后获得大量山参培养根成品。本发明添加经优选的生长促进剂和人参皂甙生成诱导剂,使得山参培养根的产量和人参总皂甙含量都有显著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的原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生物反应器快速大量地生产山参培养根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参是应用历史最为久远的名贵中药,隶属于Panax属。希腊文Panax的含义就有“总的医疗”或“万能药”的意思,这说明人参具有被大家广泛认同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功效。虽然在植物分类上,人参可分为十几个种,但最为被大众接受而食用的,只有高丽参(国内又称长白参或吉林参,Panax.ginseng C.A.Mayer)和西洋参(又名美国参或花旗参,P.quinguefolius L.)。人参作为传统的滋补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我国于2012年8月29日正式将人参分类为保健食品,摆脱了以往“药食不能同源”的尴尬处境,

尽管对人参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高,但公认具有极好功效的野生人参已被确定为濒危物种,国际上已经严禁此类商品交易,另外来源稀少也不可能满足市场供应。人工种植人参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最主要的来源,可是人参种植对地理位置和环境的要求较特殊,同时具有良好保健功效的人参需要种植六年以上且耕地不可连作,这些严重限制了人参产量供应;人工种植另一个无法避免的不足之处是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和环境污染对土壤腐蚀而导致的重金属残留。我国建立的种植人参的国家标准中明确提到的农药残留量测定的种类已经达到十三种。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参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这其中最被看好的一项技术就是人参不定根的组织培养,该项技术具有培养过程无农药、无重金属残留,不受自然环境限制,培养周期短(两个月),功效成分及含量(人参皂甙)也与种植人参相似,适合工业化生产,产品种系纯净(与母本人参完全一致)等多项种植人参无法匹及的优势和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利用生物反应器大量生产山参培养根的方法,所用的山参培养根是分离自百年野生山参,百年长白参或百年吉林参,百年野生山参在自然界难得一见,它的食、药用价值远远高于种植的人参,由此山参分离培养得到的山参培养根必然也会在遗传上获得母本山参中特有的稀缺营养、功效物质,因此通过本发明方法大量得到的山参培养根产品在营养、保健价值上要好于普通的种植人参。分离过程简述为切取野山参的根部组织块,无菌培养在含营养物的琼脂平皿上,通过诱导使其分化出愈伤组织,分离愈伤组织转接到新的营养琼脂平皿上,加入IBA(吲哚丁酸)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根组织,将来源不同愈伤组织的不定根分别收集并在三角摇瓶内扩增,将每种不定根均进行生物学特征鉴定,把有不同特色的不定根分别命名以示区别。

本发明选用的山参不定根,其特征在于生长过程可累积较高的人参皂甙含量,易于培养不需要特殊的营养要求,其总人参皂甙中人参三醇型(Protopanaxtriol)的含量比例高,其中Re和人参皂苷Rg1两者的含量总和占总人参皂甙含量的50%以上,且人参总皂甙含量大于3%。此山参培养根是由韩国韩方生物(HanbangBio)庆熙大学技术支柱会社分离鉴定,并授权给本发明人生产使用。

具体制作方法为:

(4)将新鲜的山参培养根在含有蔗糖和IBA(吲哚丁酸)的100~120mL优化过的SCHENKHIDEBRANDT(SH)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内震荡扩增培养,温度为16~26℃温度范围,时间为32~40天,至山参培养根充满整个三角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92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