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吊送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581362.3 | 申请日: | 2016-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0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花;高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顺达智能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B66C11/00;B66C13/16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吊送机构。
背景技术
车辆的吊装输送系统在汽车的装配线中广泛的应用。由于装配工艺要求的不同,因此要求在同一条汽车装配线需要不同的吊装输送系统来满足装配工艺的要求。现有的技术采用普通式悬挂输送机、积放式悬挂输送机、五轨式悬挂输送机等设备,其缺陷是满足不了多品种、多速度等装配工艺要求。另外在车间关灯后或者昏暗的地方,工人行走往往会绊到或碰到车底吊具,造成工伤,具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不需使用行车等大型特种设备或其他输送机,结构简单,输送车辆方便,可满足不同速度及不同品种的装配工艺要求的;可提高在夜间的可识别性,避免工人走路绊到或撞到车底吊具,可消除安全隐患,安全性高的车辆吊送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吊送机构,其包括输送装置、联动杆和多个安装于联动杆上并沿联动杆长度方向布置的移动机构,输送装置的运动部上固定有驱动杆;输送装置的下方设有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同向设置的第一轨道,各移动机构均依次滚动连接于第一轨道中;位于联动杆一端的移动机构上安装有第一旋转装置,且固定有限位块,第一旋转装置的转轴上固定有卡块,第一旋转装置用于驱动卡块旋转,使卡块和限位块夹持或松放驱动杆,联动杆的下方设有车底吊具;车底吊具的两侧还固定有多个反光贴。
首先驱动第一旋转装置,通过卡块和限位块夹持输送装置上的驱动杆;接着输送装置带动移动机构在第一轨道中移动,带动车底吊具上的车辆向前移动。当需放下车辆时,只需驱动第一旋转装置,通过卡块和限位块松放驱动杆,车底吊具就不会移动,上面的车辆就可放下。本发明不需使用行车等大型特种设备或其他输送机,结构简单,输送车辆方便,可满足不同速度及不同品种的装配工艺要求。车底吊具的两侧的反光贴可提高在夜间的可识别性,避免工人走路绊到或撞到车底吊具,可消除安全隐患,安全性高。
进一步地,联动杆下部安装有第一吊框,车底吊具固定于第一吊框下方,第一吊框下方还安装有车顶吊具;可首先使用车顶吊具起吊车辆,再将车辆大部分重量转移至车底吊具;两个吊具结合使用使本发明吊装更稳定。
进一步地,车顶吊具包括伸缩装置、第二旋转装置和用于从门框上部抓取车顶的转爪机构,伸缩装置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一吊框下方,第二旋转装置安装于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上,转爪机构固定于第二旋转装置的旋转轴上。
首先,可启动伸缩装置,通过转爪机构抓起车顶;接着,两侧的车底吊具即可落下,将车辆包围并承载。因此车顶吊具可将车辆的重量大部分转移至车底吊具上,承载稳定,便于起吊,不需其他起吊装置协助,实施方便。此外,第二旋转装置可将垂直的流水线上的车辆进行90°旋转,并使车身平行于本发明的流水线,具有转向起吊效果。
进一步地,转爪机构包括第二吊框,第二吊框两侧均安装有第三旋转装置,各第三旋转装置的旋转轴平行设置,且均安装有两个分别用于抓取同侧前后门框上部的车顶的转爪。本发明通过第三旋转装置驱动转爪,转动并抓取车顶,实施方便。
具体地,车辆吊送机构还包括控制器,车底吊具上设有用于感应车辆重量的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旋转装置。当车顶吊具将车辆大部分重量转移至车底吊具上后,压力感应器即可感应并产生压力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转装置旋转,驱动卡块将驱动杆抵至限位块上,后续动作如前所述。
作为优选,伸缩装置为气缸。
作为优选,移动机构的数量为四个。
具体地,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轨道和牵引链条,牵引链条长度方向上安装有多个第一滚轮,各第一滚轮滚动连接于第二轨道中,驱动杆固定于牵引链条上;输送装置的结构传输平稳。
具体地,车辆吊送机构还包括固定架,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安装于固定架上,固定架上还安装有第三轨道,第一吊框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二滚轮,第二滚轮滚动连接于第三轨道中;可防止第一吊框在传输的时候左右晃动,稳定性好。
本发明的一种车辆吊送机构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不需使用行车等大型特种设备或其他输送机,结构简单,输送车辆方便,可满足不同速度及不同品种的装配工艺要求;车底吊具的两侧的反光贴可提高在夜间的可识别性,避免工人走路绊到或撞到车底吊具,可消除安全隐患,安全性高;
2.可首先使用车顶吊具起吊车辆,再将车辆大部分重量转移至车底吊具;两个吊具结合使用使本发明吊装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顺达智能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顺达智能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81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镜片自动化灌胶装置
- 下一篇: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