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粤紫萁可育孢子培养及其繁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580042.6 申请日: 2016-07-21
公开(公告)号: CN106171999B 公开(公告)日: 2018-04-20
发明(设计)人: 杨建芬;张苏州;徐桂红;张寿洲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深圳青年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350 代理人: 傅俏梅
地址: 518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粤紫萁可育 孢子 培养 及其 繁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蕨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粤紫萁可育孢子培养及其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蕨类植物在作为物种资源和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次,在研究植物的物种起源、进化和分类方面也极具科学价值;第三,它还有药用、食用、观赏等方面的用途。因此组织培养技术在蕨类植物的研究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蕨类的组织培养研究中,外植体可采用地下茎段或茎尖、嫩叶或叶原基、孢子等。通常蕨类的地下茎段或茎尖、嫩叶或叶原基都包被鳞片,消毒较难,而且珍稀种类个体数量本身就很少,材料来源本身十分珍贵,因此多采用孢子作为外植体进行繁殖。

粤紫萁(Osmunda mildei C.Chr.)是多年生中型草本蕨类植物,分布仅见于香港、深圳和江西崇义的齐云山,是特有的草本植物,稀少,及其珍贵。但是粤紫萁是一个杂合的二倍体种,孢子完全成熟并自然繁殖接近100%败育。已报道的粤紫萁总数不超过10株,为了扩大该种类的个体数量,达到保育该种的目的,研究出一种适合粤紫萁可育孢子的萌发和组培快繁方法十分必要。

中国专利局公开的专利文献201010594485.3《一种粤紫萁组织培养的方法》采用的是幼嫩茎尖的诱导和繁殖培养,由于粤紫萁总数非常稀少,这种模式或多或少的会伤害原株,造成原株的死亡,导致粤紫萁自然个体的减少,不利于野生个体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粤紫萁植物孢子繁殖难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合杂合物种粤紫萁的可育孢子萌发和组培快繁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粤紫萁可育孢子培养及其繁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孢子的消毒处理:

3~5月份粤紫萁孢子囊由深绿刚转为淡绿时,将孢子叶片摘下,收集孢子粉,用灭菌水浸泡5-10min,然后倒去上清液,加入0.1%的HgCl2溶液消毒处理2-6min,灭菌水冲洗后加适量灭菌水混匀制成悬浮液;

或者,3~5月份粤紫萁孢子囊由深绿刚转为淡绿时,将每个孢子小叶摘下,用0.1%的HgCl2溶液消毒处理2-6min,灭菌水冲洗后吸干表面水分,切成含2~3个孢子囊的小块;

S2原叶体的获得:

将步骤S1消毒处理的孢子囊小块或孢子粉,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并添加6-苄基嘌呤0.5~1.5㎎/L、萘乙酸0.01~0.1㎎/L,做培养处理,孢子萌发后经过丝状体、片状体逐渐长成原叶体;

S3原叶体中幼孢子体的形成:

将步骤S2所获得的原叶体转入1/2MS、1/4MS培养基中,做培养处理,待原叶体体积明显增大时,再转入相同的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形成孢子体幼苗;

S4生根培养及移栽:

将步骤S3产生的孢子体幼苗接种在含吲哚丁酸0.5~1.0㎎/L的培养基中,做培养处理,20d长出幼根,待根形成后,继续在原瓶中培养1个月,移入盆中栽培。

本发明提供的粤紫萁可育孢子培养及其繁殖方法,取材于粤紫萁植物孢子,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大量无性繁殖系,培育出的原叶体和幼孢子体,既不会伤害植物原株,又解决了目前粤紫萁繁殖难的问题,可在短期内快速繁殖粤紫萁幼苗,能够满足研究其濒危机制及物种形成机制的大量取材需要,为拯救濒危植物粤紫萁作出了贡献;同时由于蕨类植物在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原生蕨类的开发,当绿化需要时短时间内就可以大量生产,将在绿化应用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粤紫萁可育孢子培养及其繁殖方法,主要包括:(1)孢子的消毒处理;(2)原叶体的获得;(3)原叶体中幼孢子体的形成;(4)孢子体幼苗生根培养以及移栽。上述步骤通过选取粤紫萁植物孢子培植原叶体和幼孢子体,解决了目前粤紫萁繁殖难的问题,可在短期内快速繁殖粤紫萁幼苗,有效保护了粤紫萁的稀有资源。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包含以下步骤:

S1孢子的消毒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未经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80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