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粤紫萁可育孢子培养及其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80042.6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71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芬;张苏州;徐桂红;张寿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青年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350 | 代理人: | 傅俏梅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粤紫萁可育 孢子 培养 及其 繁殖 方法 | ||
1.粤紫萁可育孢子培养及其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孢子的消毒处理:
3~5月份粤紫萁孢子囊由深绿刚转为淡绿时,将孢子叶片摘下,收集孢子粉,用灭菌水浸泡5-10min,然后倒去上清液,加入0.1%的HgCl2溶液消毒处理2-6min,灭菌水冲洗后加适量灭菌水混匀制成悬浮液;
或者,3~5月份粤紫萁孢子囊由深绿刚转为淡绿时,将每个孢子小叶摘下,用0.1%的HgCl2溶液消毒处理2-6min,灭菌水冲洗后吸干表面水分,切成含2~3个孢子囊的小块;
S2原叶体的获得:
将步骤S1消毒处理的孢子囊小块或孢子粉,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并添加6-苄基嘌呤0.5~1.5㎎/L、萘乙酸0.01~0.1㎎/L,做培养处理,孢子萌发后经过丝状体、片状体逐渐长成原叶体;
S3原叶体中幼孢子体的形成:
将步骤S2所获得的原叶体转入1/2MS、1/4MS培养基中,做培养处理,待原叶体体积明显增大时,再转入相同的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形成孢子体幼苗;
S4生根培养及移栽:
将步骤S3产生的孢子体幼苗接种在含吲哚丁酸0.5~1.0㎎/L的培养基中,做培养处理,20d长出幼根,待根形成后,继续在原瓶中培养1个月,移入盆中栽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粤紫萁可育孢子培养及其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孢子囊刚由深绿转为淡绿时,将孢子叶摘下,干燥处理后收集孢子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粤紫萁可育孢子培养及其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之原叶体获得后,还可将获得的原叶体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并含6-苄基嘌呤1.5~2.0㎎/L、萘乙酸0.1~0.5㎎/L的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45d转接1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粤紫萁可育孢子培养及其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之原叶体中幼孢子体形成后,还包括幼孢子体的增殖培养步骤:将步骤S3产生的幼孢子体,接种在含6-糠基腺嘌呤0.5~1.0㎎/L、萘乙酸0.1㎎/L的孢子体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处理后,45d在其基部诱导出新的幼孢子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粤紫萁可育孢子培养及其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孢子体移入盆中采用下述栽培基质:
黄土:腐殖质,比例为1:1;
或者,河沙:黄土:腐殖质,比例为1:1:3;
或者,珍珠岩:黄土:腐殖质,比例为1:1:3。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粤紫萁可育孢子培养及其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处理条件为:温度(25±2)℃,光照12~16h/天,光照度1500~2000l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未经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800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门混居宠物笼
- 下一篇:一种烟草杂交制种标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