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霉功能的重组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4492.6 | 申请日: | 201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4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霞;李兴伟;陈利芳;何雪香;谢桂军;曹永建;王剑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7L11/08 | 分类号: | B27L11/08;B27K3/02;B27K3/52;B27K5/00;B27N3/04;B27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头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9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5105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霉 功能 重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霉功能的重组木及其制备方法,在木束中添加了由唑类、异噻唑啉酮类和菊酯类组成多元复配型防霉剂和低分子量酚醛树脂,该防腐剂通过为唑类、异噻唑啉酮类和菊酯类三者的协同作用,扩大杀菌谱;采用酚醛树脂重组后,防腐剂被封闭在酚醛树脂内,不留失,在户外环境下6个月不发霉,可实现了长效防霉。与普通防腐木相比,本发明的重组木具有防腐剂不留失,用药量少、更加环保等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防霉功能的重组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居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选择实木的消费群体日益上升,可是热带雨林的实木硬木正面临匮乏的边缘。澳大利亚从1976年开始就研究重组木技术,想研究出可以替代实木硬木的木头,一直不能在生产线上大批量生产。
我国1979年开始研究重组木技术,90年代“重组木科技”被列入国家“95科技攻关计划”之中,直到2008年,由我国自主先单板化后再疏解木束制备工艺,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重组木的产业化技术难题。采用这种工艺生产的重组木可以与天然硬质实木相媲美,强度高于红木,防腐防水,但由于防霉问题,障碍了其在室外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霉功能重组木,所述重组木的密度为1.00-1.30g/cm3,原料包括木束、酚醛树脂胶黏剂和防霉剂,所述木束为人工林木材采用疏解机疏解成通长的、相互交联并保持纤维原有排列方式的疏松束状单元,所述木束的直径小于5mm;所述酚醛树脂胶黏剂为低分子量水溶性酚醛树脂,分子量分布在200-400之间的占95-98%,所述酚醛树脂胶黏剂施胶量为木束质量分数的10-15%;所述防霉剂为戊唑醇、丙环唑、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和氯氰菊酯复配防霉剂,所述防霉剂载药量为木束质量分数的0.25-0.50%。
所述酚醛树脂中苯酚∶甲醛∶NaOH的摩尔比为1∶(1.9-2.2)∶(0.1-0.2)。
所述防霉剂包括2.75-35份的主剂和65-97.25份的助剂,所述主剂由0.5-10份戊唑醇、0.5-10份丙环唑、1-3份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5-2份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和0.25-10份氯氰菊酯组成。
所述助剂由60-90份水、2-4份乳化剂2-4份分散剂、0.8-1.3份渗透剂、2.0-8.0份交联剂组成;所述乳化为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两种乳化剂进行乳化处理,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为乳化剂重量的65-80份,所述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为乳化剂重量的20-35份;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酰胺、硫代硫酸钠和异丙基丙烯酰胺;所述聚丙烯酰胺、硫代硫酸钠和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添加比例分别为分散剂总量的20-30份,30-50份和20-50份;所述渗透剂为氢氧化钠丙酮乳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霉功能重组木制造方法,包括(一)木束疏解、(二)木束一次干燥、(三)木束防霉处理、(四)木束浸胶、(五)木束二次干燥、(六)重组成型:
(一)木束疏解
将人工林木材采用疏解机疏解成通长的、相互交联并保持纤维原有排列方式的疏松束状单元,所述木束的直径小于5mm;
(二)木束一次干燥
将步骤(一)采用网带式干燥机或窑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率为8-15%;
(三)木束防霉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4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降醛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板材加工的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