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替比培南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4975.1 | 申请日: | 201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3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王峰;周小旭;朱俊丽;徐冰;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全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7/06 | 分类号: | C07D477/06;C07D47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32 | 代理人: | 朱广存 |
地址: | 4743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南酯 制备 方法 | ||
1.替比培南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1-(4,5-二氢-2-噻唑基)氮杂环丁烷-3-硫醇盐酸盐和1β-甲基碳青霉烯双环母核加入二异丙基乙胺中,-20~-25℃下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纯水,升温至0~5℃,过滤,滤饼用乙腈水溶液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体Ⅰ;
步骤S2:所述中间体Ⅰ依次与正丁醇水溶液、钯炭催化剂和碳酸氢钠混合,在氢气压力1MPa、25~30℃、转速500r/min的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调节至pH为5~6,分液,得到水相和正丁醇相,所述水相中加入丙酮,5~10℃下搅拌析晶,过滤,干燥,得到中间体Ⅱ;
所述正丁醇水溶液中正丁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1,
步骤S2中所述中间体Ⅰ、钯炭催化剂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0.08~0.1:1.2,
步骤S3:将所述中间体Ⅱ与特戊酸氯甲酯混合后依次加入二异丙基乙胺、二甲基甲酰胺和相转移催化剂,35℃下反应,反应结束后,降至25℃,加入乙酸乙酯水溶液搅拌并调节pH为酸性,分液,得到第一水层和第一乙酸乙酯层;所述第一水层加入乙酸乙酯搅拌并调节pH为弱碱性,二次分液,得到第二水层和第二乙酸乙酯层,所述第二水层采用丙烯酸乙酯萃取一次,得到第三乙酸乙酯层,将所述第二乙酸乙酯层和第三乙酸乙酯层合并,依次用2.5wt%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1次,饱和食盐水洗涤2次,然后采用硫酸镁干燥、脱色,过滤,所得滤饼在5~10℃下加入盐酸溶液,搅拌后过滤,滤饼干燥,无水乙醇精制,得到中间体Ⅲ;
所述调节pH为酸性是用盐酸调节pH为3~4,所述调节pH为弱碱性是用碳酸氢钠调节pH为7~8,
步骤S4:所述中间体Ⅲ与2wt%碳酸氢钠水溶液混合后加入乙酸乙酯,搅拌,反应结束后分液,得到水层和乙酸乙酯层,所述乙酸乙酯层干燥、浓缩,然后加入丙酮溶解,加入异丙醚析晶,过滤,滤饼干燥,得到替比培南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比培南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1-(4,5-二氢-2-噻唑基)氮杂环丁烷-3-硫醇盐酸盐和1β-甲基碳青霉烯双环母核的摩尔比为1.2~1.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比培南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腈水溶液中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比培南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水相中加入丙酮是在所述水相中加入所述水相的体积3~6倍的丙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比培南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比培南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Ⅱ、特戊酸氯甲酯和相转移催化剂的的质量比为1:1.2~1.3:0.01~0.02,所述中间体Ⅱ和二异丙基乙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g:5~6ml,所述中间体Ⅱ和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g:0.8~0.9m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比培南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滤液调节至pH为5~6是用4mol/l盐酸调节pH为5.4~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全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全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49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